⒈ 接近于灭亡的十分危急的局势。
例民族危亡。
英in peril; be at stake;
⒈ 危急,灭亡。
引《荀子·富国》:“百姓晓然皆知其污漫暴乱而将大危亡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不下 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南史·虞寄传》:“况将军衅非 张绣,罪异 毕諶,当何虑於危亡,何失於富贵?”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我们愿意和你们合作到底,共同挽救民族于危亡。”
⒈ 处于被灭亡的危险局势。
引《史记·卷九七·郦生传》:「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英语at stake, in peril
德语auf dem Spiel stehen
法语menace d'extinction, péril de mort
1、王安石为挽救北宋危亡,毅然改弦更张,实行新政。
2、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3、国家危难之际,铁路只要能修一天,我就坚持一天,学成归来,如果不报效祖国,我何以为大丈夫!正所谓,国家危亡,匹夫有责。
4、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5、何为一旦举旌璟,援桴鼓,而北面相抗者,何哉?实以畏惧危亡,恐招祸害,捐躯非义,身名两灭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