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趧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趧
⒈ 〔趧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舞曲名。
统一码
趧字UNICODE编码U+8DA7,10进制: 36263,UTF-32: 00008DA7,UTF-8: E8 B6 A7。
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趧字讲解
字义解析:“躅”
“躅”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hú或lù。它主要有两个含义:
1. zhú:同“蹰”,表示犹豫不决的样子。例如,在古文中,“躅躅不前”可以理解为犹豫不前,徘徊不进。这个字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挣扎和犹豫。
例句:他在面对重要抉择时,总是躐躅不前,无法做出决定。
2. lù:指足迹,又指足迹踏过的痕迹。这个意义通常与行走、探索相关。
例句:他独自一人沿着古老的小径踽踽前行,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
此外,“躅”还可以作为姓氏存在,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姓氏。
在使用“躅”字时,需要注意其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描述人的内心活动时,可以使用“躐躅”来表达犹豫不决的状态;而在描述实际的足迹或探索时,则应使用“躅”字。
总之,“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汉字,通过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景象。

※ 趧的意思、基本解释,趧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趧【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趧【卷二】【走部】
趧,四夷之舞,各自有曲。从走是聲。都兮切
说文解字注
(趧)趧婁、逗。四夷之舞各自有曲。趧婁、今周禮作鞮鞻氏。注云。鞻讀爲屨。鞮屨、四夷舞者屝也。今時倡蹋沓行者自有屝。按今說文革部。鞮、革履也。無鞻字。釋文引說文。鞮、屨也。字林。鞮、革屨也。鞻者、靲屨。是則字林乃有鞻字。許、鄭周禮所無。鄭注當本作婁讀爲屨。革部之鞮是常用之屨。走部之趧婁乃四夷舞者之屨。曲當作屨。聲之誤也。四夷之舞各自有屨。正與鄭注說同。許意當亦婁讀爲屨。从走。屨也。故从走。是聲。都兮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