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茇字的解释
茇

拼音 注音ㄅㄚˊ
部首艹部 总笔画8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8307
笔顺一丨丨一ノフ丶丶
名称横、竖、竖、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á(ㄅㄚˊ)

⒈  草木的根。

⒉  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⒊  拔除。

⒋  古同“跋”。

⒌  姓。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犮声

English

grass, thatch

最读网茇字讲解

“指”字的语文讲解 “指”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在现代汉语中,“指”不仅是一个动词,还可以作为名词、代词使用,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偏旁部首。 一、“指”作为动词 “指”作为动词时,主要表示“指向”、“指示”的意思。例如,在句子“他指着远方说:“看,那是什么?”中,“指”就表示他正在用手指向远方的某个事物,进行指示。 此外,“指”还可以表示“指责”、“指责某人”或“指出(错误)”的意思。比如,“他指着他的朋友说:“你昨天又迟到了。”这里的“指”就是指责的意思。 二、“指”作为名词 当“指”作为名词时,它通常指的是“手指头”。例如,“他有一根明显的食指”中的“指”就是指手指头的意思。 三、“指”作为代词 “指”还可以作为代词使用,表示“那”、“那些”(修饰名词)的意思。比如,“他指着前面的人说:“那是我们的领导。”这里的“指”就相当于“那”。 四、“指”作为偏旁部首 “指”字本身也是一个偏旁部首,通常出现在与手有关的字中,如“掷”、“按”、“拨”等字。在这些字中,“指”作为偏旁,表示与手部动作或手指有关的意思。 五、“指”的结构与演变 “指”字属于单一结构,由一个独立的部件构成。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指”字的形态也经历了一些演变,但其基本含义一直未发生大的变化。 六、语境中的“指” 在实际语境中,“指”字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或短语,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例如,“指挥”、“指南”、“手指”等。这些词语中的“指”都承载着与手部动作或指示有关的含义。 总之,“指”这个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掌握“指”字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茇


※ 茇的意思、基本解释,茇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本义:草木根)

(2) 同本义 [root]

茇,草根也。——《说文》

茇,杜根也。东齐或曰茇。——《方言三》

大蓟茇如车盖。——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3) 草舍 [thached hut]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召南·甘棠》

召伯所茇。——《左传·定公九年》

中夏教茇舍。——《周礼·夏宫·大司马》

词性变化

〈动〉

(1) 拔除 [remove]

区中草生,茇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2) 又如:茇舍(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

(3) 用同“跋”。登山 [climb]。如:茇涉(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康熙字典

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蒲撥切,音跋。《說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之而發土爲撥,故謂之茇。

茇葀,草名。《揚雄·甘泉賦》攢幷閭與茇葀兮。

草舍也。《詩·召南》召伯所茇。《周禮·夏官》中夏敎茇舍。《註》茇,草止之也,軍有草止之法。

《玉篇》補末切,音撥。蓽茇,藥名。《南方草木狀》蒟醬生於蕃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

《本草》藁本一名藁茇。

與跋通。《綱目》茇涉至此,勞苦甚矣。

《集韻》博蓋切,音沛。《爾雅·釋草》苕,黃華蔈,白華茇。

《韻會》分勿切,通紼。竹?絙也。《正韻》又音廢。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茇【卷一】【艸部】

艸根也。从艸犮聲。春艸根枯,引之而發土爲撥,故謂之茇。一曰艸之白華爲茇。北末切

说文解字注

(茇)艸根也。从艸。犮聲。北末切。十五部。春艸根枯。引之而發土爲撥。故謂之茇。此申明艸根爲茇之義也。氾勝之書曰。春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攷工記注曰。?土曰伐。伐之言發也。詩駿發爾私箋云。發、伐也。周語王耕一墢注。一墢、一耦之發也。引之而發土者、謂枱藉陳根。土易解散。其耕澤澤也。爲撥之撥卽攷工記之伐。國語之墢、說文土部之坺、今韵書之垡、實一字也。其連根之土曰坺。故艸根曰茇。引伸爲詩禮艸舍之茇。一曰艸之白華爲茇。見釋艸。郭連上文謂苕之白華。許泛言艸。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