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旇
⒈ 旌旗披靡。
其他字义
旇
⒈ 旌旗。
⒉ 衣服貌。
统一码
旇字UNICODE编码U+65C7,10进制: 26055,UTF-32: 000065C7,UTF-8: E6 97 87。
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旇字讲解
“旇”字的语文讲解
“旇”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旇”字的基本解释是“旗杆的顶端”。这个字由“旟”和“寸”两个部分组成。“旟”本身是指一种旗帜,而“寸”在这里作为声符,表示字的读音。
二、出处与用法
1. 出处:“旇”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原文为:“旇,旗杆也。”此外,它还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和诗歌中,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其中的“景行”可以理解为高大的旗杆,间接引用了“旇”字。
2. 用法:在古文中,“旇”字通常用作定语或宾语,修饰其他名词。例如,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旗十有二月,不以服,不以乘车,不以食马,以币乎旗常”之句,这里的“旗”即指代旗杆,而“旇”作为旗杆的顶端,自然也被包含在内。
三、文化意义
“旇”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旗帜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重要象征。因此,“旇”字所代表的旗杆顶端,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团结统一。
此外,“旇”字还具有一定的诗意美。它的发音悠扬动听,与“旆”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韵律感的词语。在古代诗词中,这种词语的出现往往能够增添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四、总结
总的来说,“旇”字虽然生僻,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不仅表示旗杆的顶端,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意美。对于学习语文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有益的。

※ 旇的意思、基本解释,旇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旇【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披。《說文》旌旗旇靡也。《埤蒼》衣服貌也。
又《集韻》攀悲切,音丕。麾謂之旇。
又母被切,音靡。旌旗貌。
又平義切,音被。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旇【卷七】【㫃部】
旌旗披靡也。从㫃皮聲。敷羈切
说文解字注
(旇)旌旗披靡也。披靡當是指摩之誤。淺人所改也。爾雅曰。旄謂之藣。集韵、類篇皆作麾謂之旇。爾雅藣字卽許之旇字。大人賦張揖注云。指橋、隨風指?也。今?誤靡。从㫃。皮聲。?羈切。古音在十三部。披靡皆上聲。
交流分享
- 旇的词语
- 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