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栯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栯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叶状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服者不妒。”
其他字义
栯
⒈ 〔栯李〕现在写作“郁李”。落叶小灌木,春季开花,淡红色,可供观赏。果实小而圆,暗红色,可以吃。种子叫郁李仁,可以入药。
异体字
- 㮋
最读网栯字讲解
“积”字的语文讲解
“积”是一个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无论是从它的字形、字义,还是从它所引申出的成语和典故中,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一、字形结构
“积”字由“土”和“及”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土”表示地面上的泥土、土壤;“及”则有“达到”、“赶上”的意思。当“土”与“及”结合时,就形成了“积”字,寓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汇聚成土,也就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二、字义解释
“积”字的本义是指堆积、堆放。比如,在形容山丘、沙堆等物体时,我们常用“积土”、“积沙”来表示。此外,“积”还可以表示逐渐积累、逐渐增加的意思。比如,“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等成语都表达了这个意思。
三、引申意义
除了本义和引申意义外,“积”字还常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和成语中,如“积劳成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这些词语和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四、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积”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强调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来实现目标和理想。同时,“积”字也暗示了一种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即事物的发展往往需要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五、学习建议
对于学习“积”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掌握字形结构:通过观察“积”字的构造,了解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 理解字义: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积”字的本义和引申意义。
3. 积累成语和典故:通过学习和积累含有“积”字的成语和典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积”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字义和文化内涵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 栯的意思、基本解释,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栯【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六切《集韻》《類篇》乙六切,音郁。《廣韻》栯李也。《唐本草》栯李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子。小如櫻桃,五月熟。《詩詁》卽赤棣。
又《唐韻》禹九切《類篇》云九切,音有。《山海經》太室之山有木,狀如梨而赤理,名曰栯,服之不妒。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