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绐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绐(紿)
⒈ 破旧的丝。
⒉ 缓慢;倦怠。
⒊ 混乱。
⒋ 疑惑。
⒌ 古同“诒”,欺骗;欺诈。
异体字
- 紿
English
cheat, fool, pretend
最读网绐字讲解
“绹”字的语文讲解
“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shào,部首是“纟”,也可以归“纟”部,也可归“小”部,但“小”不作为首笔。这个字有多种含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
一、基本含义
“绹”本义是指古代冠冕上的绳子。在古代,人们常以丝绳制成冠冕,用以装饰和象征身份地位。因此,“绹”引申为绳索的意思。
二、引申含义
1. 捆绑、系结:“绹”也可以用来表示捆绑或系结的动作。比如,在古文中,“绹”有时被用来描述用绳子将物品捆绑起来的情景。
2. 牵引、拉住:此外,“绹”还可以表示牵引或拉住的意思。比如,“绹马”就是指牵马的意思。
3. 装饰、点缀:从冠冕的绳子引申出装饰的含义。在古代,人们常用丝绳等材料来装饰各种物品,如冠冕、旗帜等,“绹”也是其中之一。
三、用法与示例
“绹”在古文中多用作动词或名词。作动词时,主要表示捆绑、系结、牵引等动作;作名词时,则主要表示绳子或用绳子装饰的物品。
例如,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有这样的句子:“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其中的“絹”(同“纟”)就有捆绑、系结之意,形容战士们紧密团结,共同抵御外敌。
四、总结
“绹”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在古文中却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可以表示绳索的基本含义,还可以引申为捆绑、牵引、装饰等多种含义。了解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现代汉语中,“绹”这个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古籍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因此,学习并掌握这个字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古文素养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 绐的意思、基本解释,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绐
紿
〈名〉
(1) (形声。从糸(
),台声。本义:破旧的丝)(2) 同本义 [old silk]
绐,丝劳即绐。——《说文》
绐,缠也。丝绐则纾而紊绕。——《广雅》
丧勤焚缨一绐。——《逸周书》
(3) 混乱;丝纤 [disorder]
绐,丝绐则纾而紊绕。——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 欺诈,哄骗 [blackmail;delude;cheat]
项王至 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史记·项羽本纪》
康熙字典
紿【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蕩亥切,音殆。《說文》絲勞卽紿。
又《玉篇》疑也,欺也。《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註》欺也。《史記·高祖紀》乃紿爲謁曰。《註》詐也。《列子·周王篇》予昔紿若。
又《博雅》纏也,緩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紿【卷十三】【糸部】
絲勞卽紿。从糸台聲。徒亥切
说文解字注
(紿)絲勞卽紿。卽當爲則。古書卽則多互譌。絲勞敝則爲紿。紿之言怠也。如人之劵怠然。古多叚爲詒字。言部曰。詒者、相欺詒也。从絲。台聲。徒亥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