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宕字的解释
宕

拼音 dàng 注音ㄉㄤˋ
部首宀部 总笔画8画 结构上下
五笔PDF 五行 统一码5B95
笔顺丶丶フ一ノ丨フ一
名称点、点、横撇/横钩、横、撇、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àng(ㄉㄤˋ)

⒈  拖延,搁置:宕欠。宕账(拖延不还的账)。延宕。

⒉  放荡,不受拘束:流宕。宕逸(飘逸,洒脱)。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delay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石

English

stone quarry; cave dwelling

最读网宕字讲解

“偃”字的语文解释 “偃”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偃”常用来表示躺下、停止或休息的状态。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的例句。 一、字义解释 1. 躺下:“偃”字最基本的含义是躺下。例如,在古文中,“偃息”表示躺下休息,“偃卧”则形容安静地躺着。 2. 停止:“偃”也可以表示停止、中止。如“偃旗息鼓”意指放倒军旗,停击战鼓,形容军队停止战斗或休战的状态。 3. 休息:“偃”还常用于表示休息,强调一种放松、宁静的状态。例如,“偃马劳顿”中的“偃”就是休息的意思。 二、用法与例句 1. 动词用法: - “偃”作为动词,常用来描述人物的动作或状态。如:“老夫偃息于前,深思熟虑。”(老夫安静地坐在前面,深入思考。) 2. 名词用法: - “偃”有时也用作名词,表示特定的事物或状态。如:“偃月”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因为这一天月亮呈弯弓形状,故称“偃月”。 3. 固定短语: - “偃”还常出现在一些固定的短语中,如“偃武修文”意指停止战争,提倡文化教育,强调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三、文化内涵 “偃”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动作和状态的细致描述,还蕴含着一种追求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偃”字常被用来描绘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向往。 此外,“偃”字的结构也颇具特色。它由“人”和“占”两部分组成,形象地表达了人躺下的姿态。这种结构上的巧妙安排也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解读角度。 总之,“偃”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韵味的汉字。通过对其含义、用法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宕


※ 宕的意思、基本解释,宕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dàng

〈名〉

(1) 洞穴;洞屋 [cave]

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声。——《说文》。按,字从宀,洞屋当为本训。洞屋者,四围无障蔽之谓。

(2) 引申为空旷或昏暗。如:宕冥(辽阔无垠的天空;迟钝昏昧)

(3) 坑洼 [pit]。如:宕户(采石矿的工人);宕匠(采石工)

词性变化

dàng

〈动〉

(1) 穿过;通过 [pass]

邗子寻犬,宕入仙穴。——《列仙传》

(2) 引申为流荡;游荡 [loaf about]

回过曰宕。——《通俗文》

长狄兄弟三人佚宕中国。——《谷梁传·文公十一年》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曹植《怨歌行》

(3) 又如:宕子(荡子。到处流浪的人);宕宕(无定止的样子);宕落(流动而富于变化)

(4) 放纵,不受约束 [indulge]

性豪宕,不拘细行。——《金史·姬汝作传》

(5) 又如:宕往(豪爽不羁);宕迈(放逸豪爽)

(6) 耷拉着;悬挂 [droop]。如:宽皮宕肉

(7) 拖延 [procrastinate]。如:不许宕过年;宕挨,宕延(拖延);宕账(悬欠未还的账)

康熙字典

宕【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盪。《說文》過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聲。《穀梁傳·文十一年》長翟兄弟三人佚宕中國。

州名。秦漢諸羌地,後魏內附,周置宕州,陝西化外,汝南項有宕鄕。

《集韻》采石工謂之宕戸。

《正字通》與蕩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宕【卷七】【宀部】

過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聲。汝南項有宕鄉。徒浪切

说文解字注

(宕)過也。宕之言放蕩也。穀梁傳引傳曰。長狄兄弟三人。佚宕中國。一曰洞屋。洞屋謂通迵之屋。四圍無障蔽也。凡道家言洞天者、謂無所不通。从宀。碭省聲。徒浪切。十部。汝南項有宕鄉。汝南郡項縣。地理志、郡國志同。春秋經之項國也。今河南陳州府項城縣是其地。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