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枎
⒈ 〔枎疏〕古同“扶疏”,枝叶茂盛,四下分布。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五沃之土……宜彼群木,桐、柞、枎、櫄。”
其他字义
枎
⒈ 古同“柎”,草木子房;亦指花萼。
异体字
- 柎
最读网枎字讲解
“枫”字的语文讲解
“枫”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的含义丰富而深远。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无论是从它的字形、字义,还是从相关的诗词歌赋中,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枫”由“木”和“风”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表示这是一种树木,而“风”则暗示了这种树木所处的环境。当“木”与“风”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枫”字,寓意着这是一种风吹过的枫树。
在字义上,“枫”通常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即枫树。枫树的叶子在秋天时会变成鲜艳的红色,非常美丽。因此,“枫”字也常被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或者借指秋天的色彩。
此外,“枫”字还出现在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中,如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这里的“枫林”便是指枫树组成的树林,而“霜叶”则是指经霜打过的枫叶,它们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艳。这句诗通过描绘枫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除了文学方面的应用,“枫”字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路边的枫树,它们的叶子在秋天时会变得五彩斑斓,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枫”字也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和艺术品,如枫叶标本、枫木画等。
总之,“枫”字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文化符号。通过学习和了解“枫”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 枎的意思、基本解释,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枎【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音夫。《說文》枎疎,四布也。
又木名。《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桐柞枎欓。
又《集韻》與柎同。芳無切,音敷。華萼也。柎字原从林从孚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枎【卷六】【木部】
枎疏,四布也。从木夫聲。防無切
说文解字注
(枎)枎疏、逗。四布也。枎汲古刊木從手。非也。今依玉篇、五音韵諩、集韵、類篇正。枎之言扶也。古書多作扶疏。同音假借也。上林賦。垂條扶疏。劉向傳。梓樹生枝葉。扶疏上出屋。楊雄傳。枝葉扶疏。呂覽。樹肥無使扶疏。是則扶疏謂大木枝柯四布。疏、通作胥。亦作蘇。鄭風。山有扶蘇。毛曰。扶蘇、扶胥木也。釋文所引不誤。正義作小木。誤也。毛意山則有大木。隰則纔有荷華。是爲高下大小各得其宜。後人以鄭箋掍合而改之。從木。夫聲。防無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