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蛫字的解释
蛫

拼音 guǐ 注音ㄍㄨㄟˇ
部首虫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JQDB 统一码86EB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フ一ノフフ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撇、横撇/横钩、横、撇、横折钩、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ǐ(ㄍㄨㄟˇ)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蟹。

⒉  传说中的一种异兽,状如龟,红头白身。

统一码

蛫字UNICODE编码U+86EB,10进制: 34539,UTF-32: 000086EB,UTF-8: E8 9B AB。

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蛫字讲解

逐字解析:“蝮” “蝮”是一个形声字,从虫,出声,本义指一种毒蛇。以下是关于这个字的详细语文讲解: 一、字形结构 “蝮”字由“虫”和“出”两部分组成。其中,“虫”作为偏旁,通常表示与动物有关的意思;“出”则作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二、字义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蝮”主要指的是一种毒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有所扩展,有时也用来泛指毒蛇,甚至包括一些非毒蛇。此外,“蝮”还可以用于形容某些有毒的事物或现象。 三、词语搭配 “蝮”字常出现在与蛇相关的词语中,如“蝮蛇”、“蝮蚣”等。同时,它也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新的词语,如“蝮毒”(指蝮蛇的毒性)、“蝮吻”(比喻毒辣的嘴巴)等。 四、语境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蝮”字常被用于描绘紧张、危险的氛围。例如,在描述一场激烈的斗争或灾难时,作者可能会用“蝮蛇般蜿蜒的街道”来形容环境的艰险。 五、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蛇常常被视为神秘而充满力量的生物。因此,“蝮”字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毒蛇本身,还可能象征着某种难以对付的敌人或挑战。 总之,“蝮”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汉字,它以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关注。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请注意,由于“蝮”字较为生僻,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字,建议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以确保准确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蛫


※ 蛫的意思、基本解释,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蛫【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過委切,音詭。《說文》蟹也。《集韻》蟹六足者。一曰鼠負。

《類篇》一曰猿類。

《山海經》卽公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骨,名曰蛫,是可以禦火。《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蛫【卷十三】【虫部】

蟹也。从虫危聲。過委切

说文解字注

(蛫)蠏也。廣雅。蜅蟹、蛫也。其雄曰蜋䱺。其雌曰博帶。从虫。危聲。過委切。十六部。按以上四篆皆互物也。

交流分享

  • 蛫的词语
  • 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