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顝字的解释
顝

拼音 kuī 注音ㄎㄨㄟ
部首頁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左右
五笔MEDM 统一码985D
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ī(ㄎㄨㄟ)

⒈  大头;头骨大。

⒉  丑。

⒊  独:“顝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⒋  相抵触。

统一码

顝字UNICODE编码U+985D,10进制: 39005,UTF-32: 0000985D,UTF-8: E9 A1 9D。

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顝字讲解

“顝”字的语文讲解 “顝”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其读音为gòu,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然而,了解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一、字形结构 “顝”字由“口”和“古”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口”作为首笔,表示与口有关的意思;“古”则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这种结构在汉字中较为常见,如“咕”、“咕咚”等字。 二、字义解析 1. 基本含义:“顝”字的基本含义是“说话”。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洪亮或者话语连贯。例如,《说文解字》中提到:“顝,口相言也。” 2. 引申含义:除了基本的说话含义外,“顝”还可以引申为“谈论”、“议论”等意思。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国事、人生等话题,这种场合下,“顝”字便派上了用场。 3. 语境中的特殊含义: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顝”字还可以表示一种状态,如“顝然”(沉默不语的样子)或“顝厉”(严厉、刚毅的样子)。这些含义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 三、历史文化背景 “顝”字虽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中时有出现。例如,在《尚书·禹贡》中就有“顝州”一词,意为“古九州之一”。此外,在一些诗歌和散文中,也能见到“顝”字的身影。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四、学习建议 对于学习“顝”字,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首先需要熟练掌握“顝”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这是正确书写和理解字义的基础。 2. 结合语境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顝”字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注意文中出现的“顝”字,并尝试理解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 拓展相关知识:除了“顝”字本身,还可以拓展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如古代的发音系统、汉字演变等。这些知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顝”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总之,“顝”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语义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窗口。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顝


※ 顝的意思、基本解释,顝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顝【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苦骨切,音窟。《博雅》大也。《說文》大頭也。

《倉頡篇》相抵觸也。

《廣雅》醜也。

獨處貌。《張衡·思?賦》顝羈旅而無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廣韻》口猥切,音磈。首大骨。

口瓦切,跨上聲。髁貌。

《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音恢。亦大頭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顝【卷九】【頁部】

大頭也。从頁骨聲,讀若魁。苦骨切

说文解字注

(顝)大頭也。廣雅曰。顝、大也。思玄賦。顝羈旅而無友。舊注。顝、獨也。此與九辨塊獨守此無澤之塊同。皆於音求之。玉篇引蒼頡云。相抵觸。廣雅云。醜也。皆引伸之義。从?。骨聲。讀若魁。苦骨切。十五部。玉篇口骨口回二切。廣韵同。

交流分享

  • 顝的词语 组词
  • 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