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簩字的解释
簩

拼音 láo 注音ㄌㄠˊ
部首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C29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丶フフノ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撇、撇、点、点、撇、撇、点、点、横撇/横钩、横折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áo(ㄌㄠ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有毒的竹子。

统一码

簩字UNICODE编码U+7C29,10进制: 31785,UTF-32: 00007C29,UTF-8: E7 B0 A9。

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簩字讲解

“碓”字的语文讲解 “碓”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碓”字的基本意义是:捣米或捣东西的器具。它原本是一种农具,用于将谷物(如稻谷)进行去壳或研磨,以便食用或进一步加工。在古代,人们常常利用石头等硬质材料制成的“碓头”,通过撞击的方式将谷物捣碎或研磨成粉。 二、词性变化 “碓”字可以作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使用。 1. 名词:指代“碓头”,即用于捣米的器具。 2. 动词:“碓”可以表示用杵捣东西的动作,如“碓米”。此外,“碓”还可以表示一种动作的反复进行,如“碓米石”中的“碓”,就形象地描绘了不断重复捣米的情景。 3. 形容词:有时“碓”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如“碓捣”可以形容捣米时发出的声音。 三、成语中的运用 “碓”字还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如“碓捣”(捣米声)、“碓床”(捣米用的石床)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的窗口。 四、文化内涵 “碓”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在古代,碓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更是农耕文化的象征。通过捣米这一过程,人们不仅能够获取食物,还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古代人民勤劳、智慧和朴实的美德。 五、总结 “碓”字虽然生僻,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实用意义都不容忽视。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传统文化,还能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现代汉语中,“碓”字虽然不常用,但它在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以及方言俚语中仍有出现。因此,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簩


※ 簩的意思、基本解释,簩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láo

古书上说的一种有毒的竹子。

康熙字典

簩【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竹名。《異物志》簩竹,有毒,?人以爲觚,刺獸,中之則死。《贊寧·筍譜》簩竹筍無肉,不可食。

?簩,竹名。見?字註。

《玉篇》力到切《類篇》郞到切。義?同。

叶郞侯切。《皮日休·悼賈文》香依依兮杜若,韻淒淒兮篥簩。山隱隱兮埭空,煙淡淡兮橫秋。

交流分享

  • 簩的词语 组词
  • 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