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筗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⒉ 古乐器。
统一码
筗字UNICODE编码U+7B57,10进制: 31575,UTF-32: 00007B57,UTF-8: E7 AD 97。
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筗字讲解
《说“篗”》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篗”是一个颇为独特且富有韵味的字。
一、字形结构
“篗”为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竺”,下面是“竹”。“竹”作为部首,点明了这个字与竹子有着密切的联系。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虚怀若谷等诸多美好的品质,这也为“篗”字蒙上了一层淡雅的文化气息。
二、读音与字义
1. 读音
“篗”字读音为yuè。这个读音与“月”相同,在汉语的韵律体系中,它具有一种简洁而明快的感觉。
2. 字义
“篗”主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竹名,这种竹子有着独特的形态或者质地,也许它的竹竿纤细而坚韧,也许其竹叶有着特殊的形状或者用途。其二是指一种用来量米的器具。在古代的生活场景中,粮食的计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篗”这种量米器具就承担起了精确衡量的任务。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化管理,即使是家庭内部对于粮食的使用和分配,也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来确保公平和准确。
三、文化内涵
1. 生活文化层面
从量米的器具这一含义来看,“篗”见证了古代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在农耕社会,粮食是生存的根本,量米器具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手工艺水平,制作一个合适的“篗”需要考虑到竹子的选取、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
2. 语言文化层面
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篗”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却像一颗遗落的语言珍珠。它的存在丰富了汉语关于竹子以及生活器具的词汇表达。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地方方言中,偶尔会出现这个字,为语言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例如在描写古代乡村生活场景的小说里,可能会出现“老妪取篗量米”这样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让读者瞬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总之,“篗”这个字虽然看似渺小、生僻,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是从其字形结构所反映的与竹子的关联,还是其字义背后所承载的生活与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究。

※ 筗的意思、基本解释,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筗【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衆切,音仲。《說文》中籥也。或省作仲。《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者謂之仲。
又《字彙補》竹名。
交流分享
- 筗的词语
- 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