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仲衡,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与刘昌诗同时。事见《芦浦笔记》卷一○。 ...
彭仲衡。 彭仲衡,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与刘昌诗同时。事见《芦浦笔记》卷一○。
宋河南人,字中济。范雍孙。以荫为签书并州判官。神宗时授户部判官,为湖南转运副使,建言梅山蛮恃险为边患,宜拓取之。后章惇开五溪,议由此起。哲宗元祐间,权户部侍郎,删酒户苛禁及奴婢告主给赏法。寻出知庆州,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人乐为其用。官终吏部侍郎。卒年六十三。 ...
范子奇。 宋河南人,字中济。范雍孙。以荫为签书并州判官。神宗时授户部判官,为湖南转运副使,建言梅山蛮恃险为边患,宜拓取之。后章惇开五溪,议由此起。哲宗元祐间,权户部侍郎,删酒户苛禁及奴婢告主给赏法。寻出知庆州,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人乐为其用。官终吏部侍郎。卒年六十三。
葛琳,据《成都文类》中编次,约为仁宗时人,曾为成都府僚属。 ...
葛琳。 葛琳,据《成都文类》中编次,约为仁宗时人,曾为成都府僚属。
老妓,名未详,太宗淳化时人。见《枫窗小牍》卷上。 ...
老妓。 老妓,名未详,太宗淳化时人。见《枫窗小牍》卷上。
(?—1216)宋邛州蒲江人,字东叔。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于书无所不读。累仕摄丹棱令,调泸州录事,入范子长幕府,朝夕讲学。后知灵泉县,有声。母丧哀甚卒。 ...
高载。 (?—1216)宋邛州蒲江人,字东叔。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于书无所不读。累仕摄丹棱令,调泸州录事,入范子长幕府,朝夕讲学。后知灵泉县,有声。母丧哀甚卒。
蔡佃 宋,仙游人,蔡怞弟,崇宁初进士第二,时蔡京当国,力欲罗致门下,竟不能屈。会星异,上疏论宰相非人,宜学汉汲黯故事,以应天变。责监温州税,官至朝奉郎,直龙图阁。 ...
蔡佃。 蔡佃 宋,仙游人,蔡怞弟,崇宁初进士第二,时蔡京当国,力欲罗致门下,竟不能屈。会星异,上疏论宰相非人,宜学汉汲黯故事,以应天变。责监温州税,官至朝奉郎,直龙图阁。
毛杭,富川(今广西钟山)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湖南转运判官。四年,为荆湖南路权同提点刑狱。事见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七○。 ...
毛杭。 毛杭,富川(今广西钟山)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湖南转运判官。四年,为荆湖南路权同提点刑狱。事见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七○。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1]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代表作是《旧五代史》。 ...
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1]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代表作是《旧五代史》。
宋广州东莞人,字叔大,号竹隐。少孤,弃举业,学周敦颐及二程书,且笃行之。宋亡,使其婿熊飞起义兵勤王。飞败,遂亲赴日本,乞师为恢复计。事不济,乃流离于日,教授《诗》、《书》,所传皆濂洛之学,日人咸称作“夫子”。及卒,日人以乐队一部送其丧归。 ...
李用。 宋广州东莞人,字叔大,号竹隐。少孤,弃举业,学周敦颐及二程书,且笃行之。宋亡,使其婿熊飞起义兵勤王。飞败,遂亲赴日本,乞师为恢复计。事不济,乃流离于日,教授《诗》、《书》,所传皆濂洛之学,日人咸称作“夫子”。及卒,日人以乐队一部送其丧归。
(?—约1107)宣州南陵人,字彦修。第进士。哲宗绍圣初为御史,劾范祖禹、黄庭坚等修神宗实录窜易增减,诬毁先帝。又论苏轼狂悖,请正其罪。进右正言,累迁给事中,黜知濠州,改广州。以吏部侍郎召还,迁户部尚书。因反对蔡京编次元祐党籍,罢知蕲州、润州。复为吏部尚书,昏愦不能举其职,左转工部,知同州,削职。 ...
刘拯。 (?—约1107)宣州南陵人,字彦修。第进士。哲宗绍圣初为御史,劾范祖禹、黄庭坚等修神宗实录窜易增减,诬毁先帝。又论苏轼狂悖,请正其罪。进右正言,累迁给事中,黜知濠州,改广州。以吏部侍郎召还,迁户部尚书。因反对蔡京编次元祐党籍,罢知蕲州、润州。复为吏部尚书,昏愦不能举其职,左转工部,知同州,削职。
刘焞,字文潜,成都(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除校书郎,累迁国子司业(《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九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二五)。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宋史》卷一七九),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年,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 ...
刘焞。 刘焞,字文潜,成都(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除校书郎,累迁国子司业(《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九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二五)。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宋史》卷一七九),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年,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
钱端琮,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事见《御制四朝诗选·御选宋诗·姓名爵里》卷二。 ...
钱端琮。 钱端琮,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事见《御制四朝诗选·御选宋诗·姓名爵里》卷二。
司马伋,字季思,夏县(今属山西)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以司马光族曾孙为右承务郎,嗣光后。十五年,为添差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绍兴末通判处州(《老学庵笔记》卷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建康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六年,以试工部尚书使金。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为吏部侍郎(《玉堂类稿》卷七)。五年,以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六年,升宝文阁待制,改知平江,寻奉祠(《吴郡志》志一二)。九年,知泉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卒,项安世有诗挽之。今录诗三首。 ...
司马伋。 司马伋,字季思,夏县(今属山西)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以司马光族曾孙为右承务郎,嗣光后。十五年,为添差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绍兴末通判处州(《老学庵笔记》卷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建康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六年,以试工部尚书使金。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为吏部侍郎(《玉堂类稿》卷七)。五年,以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六年,升宝文阁待制,改知平江,寻奉祠(《吴郡志》志一二)。九年,知泉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卒,项安世有诗挽之。今录诗三首。
令狐寿域,曾官平泉丞(《舆地纪胜》卷一四五)。 ...
令狐寿域。 令狐寿域,曾官平泉丞(《舆地纪胜》卷一四五)。
王俊乂,字尧明,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擢上舍第。四年,为太学博士。事见《简斋诗集》卷一○。 ...
王俊乂。 王俊乂,字尧明,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擢上舍第。四年,为太学博士。事见《简斋诗集》卷一○。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调秀州士曹参军,召为太学录。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校书郎(《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起知道州。二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四)。事见《相浙名贤录》卷二二。 ...
舒清国。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调秀州士曹参军,召为太学录。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校书郎(《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起知道州。二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四)。事见《相浙名贤录》卷二二。
释无梦,鄂州(今湖北武昌)人。常手持木牌行化垌乡间(《墨客挥犀》卷七)。今录诗二首。 ...
释无梦。 释无梦,鄂州(今湖北武昌)人。常手持木牌行化垌乡间(《墨客挥犀》卷七)。今录诗二首。
宋高邮人,字深父。理宗淳祐十年为长洲令,累迁司农卿。宋亡,随例北行至莘县,不食卒。 ...
龚潗。 宋高邮人,字深父。理宗淳祐十年为长洲令,累迁司农卿。宋亡,随例北行至莘县,不食卒。
(1240—1315)宋元间临川人,字龙友,号楚清。宋度宗咸淳间进士,授隆兴府观察推官,迁临安府,改福建转运司干办公事,断决如流。贾似道欲见之,不往。左授闽幕归。宋亡,屏居山中十余年乃还。名闻四方。 ...
龚孟夔。 (1240—1315)宋元间临川人,字龙友,号楚清。宋度宗咸淳间进士,授隆兴府观察推官,迁临安府,改福建转运司干办公事,断决如流。贾似道欲见之,不往。左授闽幕归。宋亡,屏居山中十余年乃还。名闻四方。
(1126—1207)临江军清江人,字商老。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州县,关心民瘼,以议盐法不合,罢归。嗜学博闻,有感于靖康之乱,欲究其始末,乃网罗旧文,荟萃异同,引用官私著作二百余种,撰《三朝北盟会编》。书成,擢直秘阁。平生多著述。尚有《北盟集补》、《会录》、《集医录》等。 ...
徐梦莘。 (1126—1207)临江军清江人,字商老。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州县,关心民瘼,以议盐法不合,罢归。嗜学博闻,有感于靖康之乱,欲究其始末,乃网罗旧文,荟萃异同,引用官私著作二百余种,撰《三朝北盟会编》。书成,擢直秘阁。平生多著述。尚有《北盟集补》、《会录》、《集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