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
刘知几。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李馀(?--?),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状元。一说长庆三年进士。工乐府。曾任职湖南。 ...
李馀。 李馀(?--?),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状元。一说长庆三年进士。工乐府。曾任职湖南。
生卒年不详。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安南都护延祐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客居梁州,作古乐府诗数十首。元稹至梁州治病见之,谓“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因选10题相和,但刘猛原唱已佚。张为《诗人主客图》以刘猛为高古奥逸主之入室。事迹见元稹《酬刘猛见送》诗、《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存诗3首。 ...
刘猛。 生卒年不详。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安南都护延祐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客居梁州,作古乐府诗数十首。元稹至梁州治病见之,谓“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因选10题相和,但刘猛原唱已佚。张为《诗人主客图》以刘猛为高古奥逸主之入室。事迹见元稹《酬刘猛见送》诗、《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存诗3首。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隋河内太守杜征之子。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早年曾在隋朝为官,担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授为吏部尚书。投降唐朝后,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杨文干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流放巂州。唐太宗继位后,杜淹回朝,授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后以吏部尚书之职参议朝政,成为宰相。贞观二年(628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 ...
杜淹。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隋河内太守杜征之子。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早年曾在隋朝为官,担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授为吏部尚书。投降唐朝后,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杨文干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流放巂州。唐太宗继位后,杜淹回朝,授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后以吏部尚书之职参议朝政,成为宰相。贞观二年(628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
陆坚,河南洛阳人。善书,初为汝州参军,再迁通事舍人,以给事中兼学士。初名友悌,明皇嘉其刚正,更赐名。为中书舍人,以集贤学士供儗太厚,议白罢之。张说曰:“丽正乃天子礼乐之司,所费细而所益者大。陆生之言,盖未达耶。”帝知,遂薄坚。 ...
陆坚。 陆坚,河南洛阳人。善书,初为汝州参军,再迁通事舍人,以给事中兼学士。初名友悌,明皇嘉其刚正,更赐名。为中书舍人,以集贤学士供儗太厚,议白罢之。张说曰:“丽正乃天子礼乐之司,所费细而所益者大。陆生之言,盖未达耶。”帝知,遂薄坚。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
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郑谷兄,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 ...
郑启。 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郑谷兄,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
杨于陵,汉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后。父杨太清,客居河朔,死于安史之乱。六岁时因战乱避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九岁,擢进士第,授润州句容(今江苏)主簿,节度使韩滉将女儿嫁给他。贞元八年(792年),入朝为膳部员外郎。历官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今陕西华县)、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入为京兆尹(首都市长),“奸人无所影赖,京师豪右大震”,官至户部侍郎。 ...
杨於陵。 杨于陵,汉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后。父杨太清,客居河朔,死于安史之乱。六岁时因战乱避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九岁,擢进士第,授润州句容(今江苏)主簿,节度使韩滉将女儿嫁给他。贞元八年(792年),入朝为膳部员外郎。历官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今陕西华县)、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入为京兆尹(首都市长),“奸人无所影赖,京师豪右大震”,官至户部侍郎。
许稷,字君苗,莆田人。大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稷与欧阳詹为学友,詹生于大历三年(768),俩人年纪相伯仲,稷为清源军莆田县沿海人。曾在京师与欧阳詹、林藻等酒会,激于林藻戏语,隐终南山,苦学三年,出就府荐,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举进士,历南省员外,终衡州刺史。《全唐诗》录其二诗,《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六。 ...
许稷。 许稷,字君苗,莆田人。大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稷与欧阳詹为学友,詹生于大历三年(768),俩人年纪相伯仲,稷为清源军莆田县沿海人。曾在京师与欧阳詹、林藻等酒会,激于林藻戏语,隐终南山,苦学三年,出就府荐,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举进士,历南省员外,终衡州刺史。《全唐诗》录其二诗,《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六。
懿宗咸通间诗僧。与王季文相识,有诗唱和。又曾至池州九华山及睦州严子陵钓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逸》补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
神颖。 懿宗咸通间诗僧。与王季文相识,有诗唱和。又曾至池州九华山及睦州严子陵钓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逸》补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蔡隐丘,曲阿人。缑氏主簿,善书。 ...
蔡隐丘。 蔡隐丘,曲阿人。缑氏主簿,善书。
(?—791)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
希迁。 (?—791)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颜萱,字弘至,晚唐江南进士,作家。中书舍人颜荛之弟。 ...
颜萱。 颜萱,字弘至,晚唐江南进士,作家。中书舍人颜荛之弟。
谢勮,男,唐朝诗人。 ...
谢勮。 谢勮,男,唐朝诗人。
李瀚,籍贯、生平俱不详。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己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其中有温宪、吴融等人。考官:礼部侍郎赵崇。其人史传无名,余事不详。 ...
李瀚。 李瀚,籍贯、生平俱不详。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己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其中有温宪、吴融等人。考官:礼部侍郎赵崇。其人史传无名,余事不详。
曹修古(?—1033),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天圣五年(1027年),修古出任歙州知府,不久调任南剑州,以后复任开封府判官,调殿中侍御史。在这期间,章太后涉预朝政,秉权力处事。太后侄子刘崇德从相州调回时,在途中死亡,太后对他的内外姻戚及僮仆等80余人都予录用。修古和殿中同官杨偕等上奏章写论文,并请太后交还政权,因而被降职为工部员外郎,知兴化军。后遇赦复官,还未及回京都,病死在兴化军中。 ...
曹修古。 曹修古(?—1033),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天圣五年(1027年),修古出任歙州知府,不久调任南剑州,以后复任开封府判官,调殿中侍御史。在这期间,章太后涉预朝政,秉权力处事。太后侄子刘崇德从相州调回时,在途中死亡,太后对他的内外姻戚及僮仆等80余人都予录用。修古和殿中同官杨偕等上奏章写论文,并请太后交还政权,因而被降职为工部员外郎,知兴化军。后遇赦复官,还未及回京都,病死在兴化军中。
乾康,五代零陵诗人(今湖南永州)。《全唐诗》载,一次,他拜会永州太守。太守见其年过七旬,衰老不堪,定然不信他会作诗,时至隆冬季节,积雪方消,遂以“残雪”为题试之。他当场赋诗:“六出奇花已往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令在场者惊奇不已。太守即对他优礼相待,一时传为佳话。《全唐诗》收其《投谒齐已》等诗作三首,其中《经方干旧居》“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四句,为世人所称颂。 ...
乾康。 乾康,五代零陵诗人(今湖南永州)。《全唐诗》载,一次,他拜会永州太守。太守见其年过七旬,衰老不堪,定然不信他会作诗,时至隆冬季节,积雪方消,遂以“残雪”为题试之。他当场赋诗:“六出奇花已往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令在场者惊奇不已。太守即对他优礼相待,一时传为佳话。《全唐诗》收其《投谒齐已》等诗作三首,其中《经方干旧居》“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四句,为世人所称颂。
孙頠,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孙頠约代宗时登进士第,郎士元以诗贺之。 ...
孙頠。 孙頠,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孙頠约代宗时登进士第,郎士元以诗贺之。
王丘(?--743),唐诗人。字仲山。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太子左庶子王同晊子。幼擢童子科,后登制科,拜奉礼郎。长安中,官监察御史。开元间,历考功员外郎、紫微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左右丞、黄门侍郎。丁父忧,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迁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终礼部尚书。卒。赠荆州大都督。善词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二篇。 ...
王丘。 王丘(?--743),唐诗人。字仲山。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太子左庶子王同晊子。幼擢童子科,后登制科,拜奉礼郎。长安中,官监察御史。开元间,历考功员外郎、紫微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左右丞、黄门侍郎。丁父忧,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迁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终礼部尚书。卒。赠荆州大都督。善词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二篇。
罗绍威(《旧唐书》作罗威,877年-910年),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唐末五代军阀,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之子。888年,罗绍威被任命为魏博节度副使。898年,继任节度使。后升为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郡王。904年,罗绍威因营建洛阳太庙有功,加检校太尉、进封邺王。905年,罗绍威在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续二百年的牙兵之患。但是,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只得依附朱温。后梁建立后,罗绍威被加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深受梁太祖朱温信任。910年,罗绍威病逝,年仅三十四岁,在镇十七年。追赠尚书令,谥号贞庄。 ...
罗绍威。 罗绍威(《旧唐书》作罗威,877年-910年),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唐末五代军阀,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之子。888年,罗绍威被任命为魏博节度副使。898年,继任节度使。后升为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郡王。904年,罗绍威因营建洛阳太庙有功,加检校太尉、进封邺王。905年,罗绍威在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续二百年的牙兵之患。但是,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只得依附朱温。后梁建立后,罗绍威被加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深受梁太祖朱温信任。910年,罗绍威病逝,年仅三十四岁,在镇十七年。追赠尚书令,谥号贞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