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招谕[ zhāo yù ]
⒈ 见“招喻”。
引证解释
⒈ 见“招喻”。
国语辞典
招谕[ zhāo yù ]
⒈ 奉天子的谕旨进行招抚。
引《资治通鉴·卷一九〇·唐纪六·高祖武德六年》:「是时,马邑人多不愿属突厥,上复遣人招谕苑君璋。」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往朝东岳,赛取金炉心愿,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 词语解释:招谕
招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征召或劝说。它通常用于帝王或政府官员向臣民、贵族或其他重要人物发出的正式命令和劝告。
🌟 场景一:皇帝发布诏令

- 情境描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号召全国百姓共同建设唐朝。
- 释义: "朕今欲招谕天下,共为尧舜之治。”
🎯 场景二:大臣劝谏君主

- 情境描述: 明代朱元璋面对文武百官,提出招谕国事,希望他们能够尽忠职守。
- 释义: “朕今有大事,卿等可各言所见,朕当择善而从。”
🔍 场景三:朝廷征召人才

- 情境描述: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发布招谕,广纳贤才,振兴国家。
- 释义: “朕今欲招谕天下英才,共谋大业。”
💡 场景四:外交场合劝说

- 情境描述: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受到当地王侯的招谕,促成了中西文化交流。
- 释义: “朕今欲招谕诸王,共谋和平贸易。”
🌈 场景五:宗教领袖劝导信徒

- 情境描述: 印度佛教徒面临信仰危机,佛祖释迦牟尼发布招谕,劝导信徒回归正道。
- 释义: “朕今欲招谕众生,共修佛法,莫迷途也。”
---
通过这些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招谕”这个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其作为古代语言工具的功能。无论是帝王的统治政策,还是民间的道德教化,招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