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履端履端的意思及例句
duān

履端


拼音lǚ duān
注音ㄌㄩˇ ㄉㄨㄢ

履端

词语解释

履端[ lǚ duān ]

⒈  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⒉  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⒊  泛指事物的开始。

引证解释

⒈  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
孔颖达 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於前更无餘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
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晋 张华 《食举东西厢乐诗》:“履端承元吉,介福御万邦。”
北周 庾信 《宫调曲》:“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
《明史·魏良弼传》:“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应鹏 坐事下詔狱。 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繫大臣。”
清 钱谦益 《毛母戈孺人六十序》:“毛生 子晋 之母 戈孺人,年六十矣,诞辰在今年孟秋,而称庆以履端之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传制官高声背诵:‘履端之庆,与卿等共之!’”

⒉  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晋书·景帝纪》:“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⒊  泛指事物的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

国语辞典

履端[ lǚ duān ]

⒈  推算日历的起点。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

⒉  正月、元旦。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

⒊  皇帝即位之初改元。

《晋书·卷二·景帝纪》:「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⒋  泛指一切事物的开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 履端的日常应用:从餐桌上的礼仪到工作中的正式场合 🍽️ 在家里吃饭时,长辈们总爱说:“来啦!先给长辈让座。” - 👨‍👩‍👧‍👦 “履端”在这里就是指“先”,表示在家庭聚餐中应先让长辈入座。这个习惯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长的传统美德。 💼 在职场上,面对领导或重要客户,你可能需要更正式一点。 - 场景:“今天是公司的年度会议,我需要向领导汇报项目进展。” - 履端:“履端于朝,礼毕而退”,意味着在正式的会议中,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遵守会议纪律。 🎉 当你在参加重要宴会时,记得不要随意走动。 - 场景:“今晚的宴会邀请了多位知名人士,大家都很期待。” - 履端:“宴席之间,注意保持安静,切勿随意走动,以免打扰他人。” 📚 在读书会上,大家会强调“先读后讲”的原则。 - 场景:“我们正在讨论《红楼梦》,大家都在认真阅读。” - 履端:“履端于学,然后能行,”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先理解知识再分享,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 在演讲时,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你的观点很有见地,但是要注意措辞和语气。” - 场景:“我在准备一个关于环保议题的演讲。” - 履端:“履端于言,其言必中,则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表达观点时,语言要准确、有力,才能让人信服。 🌟 在与人交往时,尊重对方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 场景:“我和朋友约定周末一起看电影。” - 履端:“履端于礼,始得其乐”,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首先要遵循基本的礼貌规范,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喜爱。 通过这些场景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履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词,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交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履端


※ "履端"的意思解释、履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