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 zhě
注音一ㄢˊ ㄓㄜˇ
⒈ 指谏官。
⒈ 指谏官。
引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1.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3.路六26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申言者也是这样。
4.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5.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6.他与元明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他在文中感叹:“蛮中九年,白头来归,而相见于此,访旧抚新,悲喜兼怀,其情有不胜言者矣!”。
7.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8.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0.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