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搢笏搢笏的意思及例句
jìn

搢笏


拼音jìn hù
注音ㄐ一ㄣˋ ㄏㄨˋ

搢笏

词语解释

搢笏[ jìn hù ]

⒈  亦作“搢忽”。

⒉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⒊  引申指朝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搢忽”。

⒉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 之会,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墨子·公孟》:“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
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⒊  引申指朝见。

明 董谷 《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 异焉,勅建 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国语辞典

搢笏[ jìn hù ]

⒈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关于“搢笏”的小红书风格的场景例句: --- 🌿 场景一:古代文人书房 📚 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一位文人正坐在榻上,手中握着一块青石板。他放下手中的笔,轻声念道:“搢笏而起,执简而行。”周围的墨香和书香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 💡 场景二:历史课上的讨论 老师正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化,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道:“搢笏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纷纷低头思考,有的说像笏板一样拿起来,有的说是古代官员用来敲桌子的声音。老师笑着解释:“搢笏,就是拿起笏板的意思。” --- 📚 场景三:文学创作灵感瞬间 💬 夜深人静时,作家伏案写作。忽然,她听到窗外传来“搢笏”两字的声音。她停下笔,心想这可能是灵感的提示,于是继续创作。 --- 🎯 场景四:职场中的智慧碰撞 🏃‍♂️ 在一场商业会议上,CEO正对着团队发表演讲。他说:“搢笏而立,方能洞察全局。”大家点头赞同,气氛变得紧张而又充满活力。 --- 🌟 场景五:日常生活的温馨时刻 🌟 周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妈妈拿起筷子,轻轻说道:“搢笏而食,品味生活。”全家人都笑了,享受着这个温馨的家庭时光。 --- ---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搢笏”这个词语,并且让你的小红书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搢笏


※ "搢笏"的意思解释、搢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