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柯作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来,给安龙媒、张金凤二人执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诣也。”
例子周亲家家,就是静斋先生执柯作伐。(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kē zuò fá
注音ㄓˊ ㄎㄜ ㄗㄨㄛˋ ㄈㄚˊ
繁体執柯作伐
感情执柯作伐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为人做媒。
谜语为人做媒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执柯作伐:传统婚俗中的独特表达》
在浩如烟海的汉语成语中,“执柯作伐”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韵味的独特存在。它就像一位从古代婚俗长河中走来的老者,带着历史的气息和故事,向我们缓缓道来。
“执柯作伐”的字面意义非常生动形象。“执”,就是拿着、握着的意思;“柯”,指的是斧头柄,在这里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伐”,本义是砍伐,在这个成语里引申为做媒。“执柯作伐”最初出自《诗经·豳风·伐柯》,原句为“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要砍一根合适的斧头柄,没有斧头是不行的;同样,要娶一个妻子,没有媒人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就产生了“执柯作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担任媒人,撮合男女双方成婚。
从文化内涵上看,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以及独特的婚俗观念。在古代,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的结合往往不是基于个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而是需要借助一种外力——媒人的力量来促成。这种制度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家族门第等因素在婚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家族之间通过联姻可以巩固关系、扩大势力范围等。另一方面,青年男女社交活动较少,缺乏自由恋爱的机会,所以媒人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他们就像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的使者,了解双方的情况,包括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品行品德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匹配,努力让两方达成一致,最终促成一段姻缘。
在文学作品中,“执柯作伐”也常常被提及。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像是一种意象或者情节元素。比如在一些描写古代爱情故事的作品里,当男女主角因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时,往往会有一位热心肠的老者或者有威望的人出来“执柯作伐”,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情节设置既符合当时的婚俗逻辑,又能够满足读者对于美好结局的期待。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情需求,自由恋爱成为了主流。但“执柯作伐”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依然提醒着我们尊重他人感情的重要性,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婚姻的独特智慧。同时,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介绍朋友相识等情况时,我们偶尔也会用到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扮演了类似媒人的角色,只是这种用法更多地带有一种诙谐、幽默的色彩。
总之,“执柯作伐”这个成语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镶嵌在中国语言文化的宝库之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斗筲之人(意思解释)
- 卵与石斗(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执柯作伐的意思解释、执柯作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