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jiéxiàshì

折节下士



折节下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例子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累官至大冢宰,折节下士,天下多称之。”


基础信息

拼音zhé jié xià shì

注音ㄓㄜˊ ㄐ一ㄝˊ ㄒ一ㄚˋ ㄕˋ

繁体摺節下士

感情折节下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尊重有知识的人。

近义词折节下贤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折节下士:谦逊待人的智慧》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先人智慧的光芒。其中,“折节下士”这一成语不仅描绘了一幅古人谦逊待人的美好画面,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先,“折节”指的是降低身份或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下士”则是指与地位低下的人交往。将两者合在一起,“折节下士”便引申为降低自己的身份,以礼待人,尤其是对待那些地位低于自己、或是原本不被重视的人。这一成语出自《后汉书·吴佑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吴佑,他虽然官至大将军,却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愿意与各种身份背景的人交朋友,尤其是那些地位低微的人。这种平易近人的品质使他在当时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爱戴。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折节下士”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字面意义上的谦逊待人。它实际上强调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一种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差异的人际交往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品质都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经历的人,我们应当学会放下成见,保持谦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折节下士”还提醒我们,在成功时也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谦卑之心。正如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过分骄傲自满只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而始终保持谦逊,则能让我们不断学习成长,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支持。 总而言之,“折节下士”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社会价值,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它教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当学会谦逊待人,同时也鼓励我们在个人修养上不断追求进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折节下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折节下士的意思解释、折节下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缘悭分浅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将功补过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不翼而飞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结缨伏剑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迫不得已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