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shīzhù

战栗失箸



战栗失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 lì shī zhù

注音ㄓㄢˋ ㄌ一ˋ ㄕ ㄓㄨˋ

感情战栗失箸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惊惶失措、闻雷失箸

反义词镇定自若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战栗失箸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个既生动又形象的成语——“战栗失箸”。 #### 一、成语释义 “战栗失箸”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的情况下,连手中的筷子都无法握住。这里的“战栗”意指颤抖、发抖,“失箸”则是说失去了拿筷子的能力。整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人在极端情绪下手足无措的画面。 #### 二、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在宴请刘备时,两人饮酒畅谈。席间,曹操问刘备:“当今英雄是谁?”刘备列举了几个人,但都被曹操否定。最后,刘备反问道:“那么,曹公以为谁是英雄呢?”曹操却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大惊,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这一幕正好被曹操看到,曹操笑道:“英雄也会如此失态吗?”这便是“战栗失箸”的由来。 #### 三、成语寓意 “战栗失箸”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在面对强大压力或突然的惊吓时的心理状态。它提醒我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成语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的表现力。 #### 四、成语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战栗失箸”来形容某人因受到极大的惊吓或突然的刺激而变得手足无措的状态。例如: - 在得知自己的成绩不及格后,小明顿时感到一阵战栗失箸,不知道如何向父母交代。 - 当听到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他不由自主地战栗失箸,手中的杯子差点摔在地上。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战栗失箸”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描述,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能够生动地展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反应。 #### 五、结语 成语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个成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背景。“战栗失箸”以其形象生动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面对困境的智慧。希望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战栗失箸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战栗失箸的意思解释、战栗失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敬业乐群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炙手可热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一场空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走过场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小巫见大巫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乱作一团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