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nóng

寓兵于农



寓兵于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īng yú nóng

注音ㄩˋ ㄅ一ㄥ ㄩˊ ㄋㄨㄥˊ

繁体寓兵于農

感情寓兵于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谜语军垦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寓兵于农”的语文讲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内涵。“寓兵于农”这一成语便是其中的一颗独特之星。 **一、字面含义** “寓兵于农”,从字面上来看,“寓”有寄托、包含的意思;“兵”指的是军事力量或者士兵;“农”则是农业、农民。简单来说,就是把军事元素融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在古代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抵御外敌入侵、平定内部叛乱,但同时又不能过度消耗人力、物力在军事建设上而忽略了农业这个根本。于是,“寓兵于农”应运而生。 **二、历史背景与起源** 这一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各个诸侯国为了在乱世中立足,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兵力应对战争,又要确保国内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获取足够的粮食等物资供应。例如,在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类似的思想体现。商鞅推行军功爵制,鼓励百姓通过耕战获得爵位和赏赐。一方面,激励民众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让农民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一旦战争爆发,就能迅速组成军队投入战斗。这种做法既保障了农业生产不被大规模的常备军所拖累,又能随时组建起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 到了汉代,晁错提出“务农贵粟”的政策主张,也体现了“寓兵于农”的理念。他强调发展农业,重视粮食储备,认为富足的农业能够为国家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边境地区,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来抵御外敌,这就促使边疆地区的农民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成为守卫国土的战士。 **三、意义与价值** 1. **经济方面**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维持庞大常备军而导致的经济负担过重。古代养活一支军队需要大量的粮食、武器装备等资源,如果单纯依靠增加赋税来供养军队,可能会使民众不堪重负,引发社会矛盾。“寓兵于农”使得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农业生产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节省了大量用于专门军事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军事方面** - 保证了兵源的充足性和灵活性。农民在经过农闲时的军事训练后,对家乡的土地和环境十分熟悉,当战争发生时,他们能迅速适应本地作战环境,发挥出本土作战的优势。而且,由于农民基数大,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规模较大的军队,这对于应对突发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稳定方面** - 它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当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保卫者时,他们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共同的目标下,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减少了内部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同时,也避免了大量脱离生产的军人可能带来的社会秩序问题,如游手好闲、滋生犯罪等。 **四、现代启示**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寓兵于农”这一古老的理念中汲取智慧。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安全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精髓,注重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例如,在一些战略物资生产领域,平时按照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生产,一旦面临战争或重大危机,能够快速转换为军工生产模式。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可以像古代农民一样,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援、安保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总之,“寓兵于农”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独特的军事和农业管理智慧,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探索出的一种协调发展的理念,它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予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

寓兵于农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寓兵于农的意思解释、寓兵于农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突飞猛进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生龙活虎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漏洞百出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进道若退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困兽犹斗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为虎作伥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来因去果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花天酒地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万头攒动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