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庸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出处《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基础信息
拼音yōng yán yōng xíng
注音ㄩㄥ 一ㄢˊ ㄩㄥ ㄒ一ㄥˊ
感情庸言庸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日常的言行。
反义词真知灼见
日语平凡な言葉(ことば)や行(おこな)い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浅析“庸言庸行”》
在汉语的浩瀚词海之中,“庸言庸行”是一个颇具深意的成语,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常态。
从字面意义来看,“庸”有平凡、平庸之意。“庸言”指的是平常的言论,“庸行”则是指普通的、平凡的行为。合起来讲,“庸言庸行”形容的是一种说话和做事都极为平凡普通,没有丝毫出众之处的状态。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似乎是对一种质朴生活的写照。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大多过着庸言庸行的生活。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话语里满是庄稼的长势、天气的好坏;家庭主妇们操持着家务,谈论着柴米油盐,这些看似平凡的言语和行为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这种状态体现了生活的本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有时候我们反而会怀念那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庸言庸行。那些简单直接的交流,不加修饰的行为,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纽带。
然而,“庸言庸行”也常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暗示。在追求卓越、创新的时代浪潮下,如果一个人总是满足于庸言庸行,缺乏进取心,那他可能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个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做着按部就班之事的人,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例如,在企业中,如果员工总是局限于常规的工作模式,对工作流程没有任何改进的想法,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那么企业可能难以创新发展;在一个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学者若只是一味地重复前人的理论,发表一些毫无新意的见解(庸言),而不去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具有开创性的研究(非庸行),学术进步的脚步也会停滞不前。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片面地将“庸言庸行”全盘否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站在舞台中央成为主角,更多的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庸言庸行”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民间习俗、家族传承等,往往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看似平凡的言语和行为得以延续下来的。
总之,“庸言庸行”这个成语让我们深入思考平凡与非凡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在尊重平凡的同时也要努力突破自我,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庸言庸行的意思解释、庸言庸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