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出处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例子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基础信息
拼音yí zhǐ qì shǐ
注音一ˊ ㄓˇ ㄑ一ˋ ㄕˇ
繁体頤指氣使
正音“颐”,不能读作“yǐng”。
感情颐指气使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颐”,不能写作“颐”。
辨析见“发号施令”。
近义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神气活现
反义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英语order people about with only a tilt of the chin and without speaking arrogant airs
俄语помыкать(высокомерно)
法语se faire obéir au doigt et à l'oei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其中,“颐指气使”这一成语,便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我们去细细品味。
“颐指气使”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下巴和面部表情来指挥别人,而不用言语或手势。这里,“颐”指的是下巴;“使”则表示命令、差遣。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不用开口说话,仅通过面部表情或细微的动作就能让他人服从的情形。这不仅体现了该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强势地位,也暗示了其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在实际运用中,“颐指气使”多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态度傲慢、盛气凌人的人。这种人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了与他人的平等交流。在古代文献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吾闻汉王数使使颐指气使者。”这里的“颐指气使”就生动刻画了某些人不可一世的姿态。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颐指气使”的行为逐渐被视作不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我们更倡导一种平等、友善的沟通方式,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权利,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总之,“颐指气使”这一成语虽然源于古汉语,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学会尊重他人,避免因个人地位或权力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的意思解释、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