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例子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基础信息
拼音yì fèn tián yīng
注音一ˋ ㄈㄣˋ ㄊ一ㄢˊ 一ㄥ
繁体義憤填膺
正音“填”,不能读作“tiān”。
感情义愤填膺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膺”,不能写作“鹰”。
近义词天怒人怨、满腔义愤
反义词麻木不仁、卑躬屈膝
英语Anger for justice filled.
俄语кипеть священным гневом
日语義憤(ぎふん)が胸に満(み)ちる
德语von gerechter Empǒrung erfüllt(von heiligem Zorn ergriffe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辞藻中,有许多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成语——“义愤填膺”。
“义愤填膺”出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正义的情感充满了胸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看到或听到不公正的事情而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的情绪状态。它强调的不仅是愤怒本身,更重要的是这种愤怒背后所蕴含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 成语来源
“义愤填膺”最早见于《后汉书·虞延传》:“何期一怒,义愤填膺。”这里的“义愤”,指的是基于道义的愤怒;“填膺”,则是充满胸膛的意思。通过这个成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因为正义而激发出的强烈情感反应。
### 成语用法
在日常语言中,“义愤填膺”通常用于描述人们面对社会上的不公、欺凌或是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激烈反应。比如,在讨论一些涉及公共利益或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话题时,我们可以听到有人用“义愤填膺”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 成语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义愤填膺”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情绪的词汇,它还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正义的追求。因此,当一个人使用“义愤填膺”这样的词语时,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态度。
### 结语
总之,“义愤填膺”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能够生动地传达出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中重视正义、勇敢担当的精神特质。在学习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中的美好品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义愤填膺的意思解释、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齿牙为祸 | 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老奸巨猾 |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