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成语词典一饭三吐哺一饭三吐哺的意思
fànsān

一饭三吐哺



一饭三吐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史记 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例子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与周之姬旦,一饭三吐哺, 一沐三握发,无以过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基础信息

拼音yī fàn sān tǔ bǔ

注音一 ㄈㄢˋ ㄙㄢ ㄊㄨˇ ㄅㄨˇ

繁体一飯三吐哺

感情一饭三吐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握发吐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一饭三吐哺:周公旦的殷切期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历史。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化的瑰丽篇章之中。“一饭三吐哺”便是这样一颗明珠,它记录了周朝初年一位伟大人物的无私奉献与殷切期待。 周朝建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各种制度、礼仪都需要重新建立和完善。周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继位,年幼不能亲政。周公旦作为武王的弟弟,临危受命,辅佐成王,主持朝政。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培养未来的君主,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饭三吐哺”这个成语,就来源于周公旦在辅佐成王期间的一段佳话。据《史记》记载,周公旦在处理政务时,常常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有一次,他正在接待宾客,突然听到外面有急报传来,事关国家安危。周公旦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匆匆赶去处理事务。由于事务紧急,他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吃饭,以至于口中含着的食物还没来得及咀嚼就不得不吐出来,以便迅速应对突发情况。这种情景反复出现,以至于“一饭三吐哺”成为了他勤勉工作的真实写照。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周公旦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他将个人的安逸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在周公旦的领导下,成王得以顺利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代明君。而周公旦的这一精神也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学习的典范。 在今天,“一饭三吐哺”依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周公旦那样,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饭三吐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饭三吐哺的意思解释、一饭三吐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高蹈远举 意为隐居避世。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举重若轻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河鱼腹疾 指腹泻。
费尽心机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叫化子 乞丐。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命与仇谋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粗服乱头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通今达古 同“通今博古”。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