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zhīxùn

义方之训



义方之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例子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


基础信息

拼音yì fāng zhī xùn

注音一ˋ ㄈㄤ ㄓ ㄒㄨㄣˋ

繁体義方之訓

感情义方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语言的星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颗独特的星辰——“义方之训”,感受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诲。 “义方之训”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子无佞,志不可则也。夫子义而有方,是故能训于民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谄媚之心,那么他的志向就不会被扭曲。正因为他行事合乎道义,并且有一定的原则,所以能够成为民众的表率,进行有效的教导。 在这里,“义”指的是行为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方”则指方法、规则或原则。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用正当的方法和原则来教导他人。它强调的是教育者或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指导方式,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他人,使人们能够遵循正确的道路前行。 在现代社会,“义方之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言传身教,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甚至是在社会管理中,领导者也应该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用合理的制度和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义方之训”的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提醒我们无论处于何种角色,都应注重自身的修养与示范作用,用正确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义方之训”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更是现代人应当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用实际行动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义方之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义方之训的意思解释、义方之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挺身而出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骄生惯养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出师无名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价值连城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自我批评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扬幡擂鼓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安于现状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慌里慌张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直捣黄龙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战天斗地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通时合变 同“通权达变”。
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