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行肘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膝盖和胳膊肘着地行走;匍匐而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与别人平起平坐。
出处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例子待到来日,膝行肘步,肉袒求见。元·无名氏《谇范叔》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xī xíng zhǒu bù
注音ㄒ一 ㄒ一ㄥˊ ㄓㄡˇ ㄅㄨˋ
感情膝行肘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动作。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膝行肘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和背后的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它可能不常用,但在了解其含义后,我们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首先,“膝行肘步”中的“膝”指的是膝盖,“肘”指的是手肘。顾名思义,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用膝盖和手肘匍匐前进的动作。这种动作通常出现在非常谦卑或极度恐惧的情境之中。在古代,臣子拜见君王时,或是犯了大错的人向主人谢罪时,往往会采用这种匍匐前进的方式,以表达自己的卑微和悔改之心。
成语“膝行肘步”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表现形式,更深层次上,它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谦卑态度。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尊敬或悔改,但“膝行肘步”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时保持谦逊的态度,尤其是在与地位较高、学识渊博或年长者交往时,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谦虚。
此外,“膝行肘步”还反映了古人的礼仪观念。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社会特别重视礼节和秩序,而“膝行肘步”正是这种礼仪文化的体现之一。它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及个人如何通过适当的行为举止来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膝行肘步”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礼仪的一种描绘,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种启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持谦逊的态度、尊重他人始终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不需要真的“膝行肘步”,但学习并实践这种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膝行肘步的意思解释、膝行肘步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昂首伸眉 |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