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斧之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出处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基础信息
拼音xiāo fǔ zhī zhū
注音ㄒ一ㄠ ㄈㄨˇ ㄓ ㄓㄨ
感情萧斧之诛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处罚。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萧斧之诛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中,“萧斧之诛”是一个相对少见但富有历史韵味的成语。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的一种刑罚形式,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公正和秩序的追求。
#### 成语来源与背景
“萧斧之诛”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制度。其中,“萧斧”是指一种形似斧头的刑具,主要用于执行死刑。这种刑具的名称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萧”字有肃杀、冷酷之意,而“斧”则直接指向了执行刑罚的工具。因此,“萧斧之诛”不仅仅是一种刑罚手段的描述,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对罪行的严厉惩处以及对法律尊严的维护。
#### 成语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萧斧之诛”常用来形容对罪大恶极者给予严厉的惩罚,甚至可以引申为对任何不当行为或错误观念进行坚决纠正的行为。这种解释不仅保留了其原始的法律意义,还赋予了它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萧斧之诛”可以被解读为对不道德行为的强烈谴责,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强力矫正。
#### 用法示例
1. 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企业,政府必须采取萧斧之诛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切实保护。
2. 在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抄袭剽窃的行为应当给予萧斧之诛的处罚,维护学术界的纯净。
####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萧斧之诛”这一成语不仅是古代刑法的一个缩影,更是现代社会对于正义、公平与秩序不懈追求的具体体现。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在面对错误和不公时,我们也应该勇于发声,用实际行动来捍卫正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萧斧之诛的意思解释、萧斧之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