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nliánggōngjiǎn

温良恭俭



温良恭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例子宋·张孝祥《代季父贺汤丞相》:“恭惟仆射相公广大高明,温良恭俭。”


基础信息

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

注音ㄨㄣ ㄌ一ㄤˊ ㄍㄨㄥ ㄐ一ㄢˇ

感情温良恭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态度温和。

近义词温良恭俭让、温良俭让

英语kind and gentle in disposition and refined in manner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温良恭俭:君子之德》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无数璀璨夺目的明珠,其中,“温良恭俭”这四个字便是熠熠生辉的一颗。它们不仅是一组简洁而精炼的成语,更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崇高追求。 “温”字首先映入眼帘,它寓意着和煦如春风般的温柔、亲切。这种温和并非懦弱无能,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包容,能够以一颗宽广的心胸接纳世间万物,与人和谐相处。孔子曾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这正是“温”的体现,即在面对误解或非议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理解,而非急躁冲动。 接下来是“良”,意味着善良、正直。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应当具备高尚的情操与纯净的灵魂,始终秉持正义之心,不做违背良心之事。正如《礼记·大学》所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既不过分赞美也不盲目贬低,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恭”则指向恭敬、谦逊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尊重他人,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都应以礼相待。《礼记·曲礼上》中有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这句话强调了在言行举止中始终保持庄重严肃,时刻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言语,做到内外兼修,方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最后,“俭”代表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这句话告诫我们要珍惜每一份资源,避免奢侈浪费,倡导简朴节制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温良恭俭”这四个字不仅概括了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质,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们如同明灯一般指引着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初心,坚守本真,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教养、有担当的人。

温良恭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温良恭俭的意思解释、温良恭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齿牙为祸 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任人唯亲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扫地出门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以小见大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结党营私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下临无地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