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chéngyuán

围城打援



围城打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例子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八节:“只有在‘围城打援’的方针下,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


基础信息

拼音wéi chéng dǎ yuán

注音ㄨㄟˊ ㄔㄥˊ ㄉㄚˇ ㄩㄢˊ

繁体圍城打援

感情围城打援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英语besiege a city to annihilate the enemy reinforce(besiege the enemy in order to strike at his reinforcement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围城打援:战略智慧的艺术》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智者与勇者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而殚精竭虑。他们不仅依靠武力和勇气,更善于运用策略,使敌人陷入困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这些策略中,“围城打援”无疑是最为经典的一种。 “围城打援”,顾名思义,就是包围敌方的城市或据点,迫使敌人前来救援,然后利用敌人来援的机会,设下埋伏,击败甚至消灭来援之敌。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制造一个看似容易被攻破的目标,诱使敌人调动兵力进行救援,从而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出奇制胜。 这一策略最早见于《孙子兵法·虚实篇》,书中提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这正是“围城打援”策略的精髓所在。通过巧妙地布置战场,使得敌人不得不按照己方的意图行动,最终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 历史上不乏“围城打援”的成功案例。例如,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时,曾多次使用这一策略。有一次,诸葛亮率军围攻陈仓,魏将郝昭坚守不出。诸葛亮知道,如果直接强攻,不仅伤亡惨重,而且难以迅速取胜。于是他采取了围城打援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围攻陈仓,另一方面则派出一支小部队前往另一座城池,假装要攻打该城。果然,魏国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大将张郃率领大军前去救援。诸葛亮趁机调转兵力,将张郃率领的大军引诱到预先设好的埋伏圈内,最终大获全胜。 “围城打援”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围城打援”的思路,主动创造机会,让问题自己来找我们。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总之,“围城打援”这一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要盲目硬拼,而要学会借助外部力量,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把握时机,才能取得成功。

围城打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围城打援的意思解释、围城打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辙鲋之急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背腹受敌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死要面子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丑声远播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十全大补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花拳绣腿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