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ngbǎihòudiāo

松柏后凋



松柏后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例子南朝·梁·沈约《修竹弹甘蕉文》:“非有松柏后凋之心。”


基础信息

拼音sōng bǎi hòu diāo

注音ㄙㄨㄥ ㄅㄞˇ ㄏㄡˋ ㄉ一ㄠ

繁体鬆栢后凋

感情松柏后凋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松柏后雕

英语Evergreens survive winter best.(The pine and the cypress are the last to with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松柏后凋: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闪耀的明珠,它们不仅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个充满生命力与哲理的成语——“松柏后凋”。 “松柏后凋”出自《论语·子罕》,原文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在寒冷的冬天,其他树木的叶子纷纷凋零,而松柏却依然挺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孔子借此比喻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尚品质的人。 首先,“松柏后凋”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松柏作为一种常青树,在严冬时节依旧郁郁葱葱,这与其它落叶树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特性使它成为坚韧、耐寒的象征。人们常用松柏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的人。 其次,“松柏后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正如寒冬中的松柏一样,只有经历风雨洗礼,才能彰显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因此,“松柏后凋”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迎接挑战,方能在逆境中成长。 此外,“松柏后凋”还寓意着一种高洁的品德。在古代文人眼中,松柏不仅是自然界的强者,更是道德高尚的象征。正如苏轼所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句诗同样表达了松柏那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当学习松柏的精神,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做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人。 综上所述,“松柏后凋”这一成语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像松柏一样,拥有高洁的品德。希望我们都能从“松柏后凋”中汲取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松柏后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松柏后凋的意思解释、松柏后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风驰电掣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便还就孤 就撤回到我这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避俗趋新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