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zhuāngdàojīn

束装盗金



束装盗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出处《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例子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zhuāng dào jīn

注音ㄕㄨˋ ㄓㄨㄤ ㄉㄠˋ ㄐ一ㄣ

繁体束裝盗金

感情束装盗金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一个较为生僻却充满智慧光芒的成语——“束装盗金”。 首先,“束装盗金”并非我们日常耳熟能详的成语,它源自古代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准备行装时,意外地发现了一袋黄金。这本是不义之财,但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一时的贪欲而失去理智,而是选择将其归还给失主。这个故事传达了即使在诱惑面前,也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清廉正直的人格魅力。 从字面上理解,“束装”指的是整理行装、准备出行,“盗金”则指盗窃黄金。成语整体意为在整理行装时无意间发现了他人遗失的财物,并选择了正确的处理方式——归还。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体现了面对诱惑时的自控力与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束装盗金”这一成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利益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准。学习“束装盗金”的精神,意味着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正义,勇于拒绝不当得利,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总之,“束装盗金”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暗淡。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深刻内涵,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灯塔。

束装盗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束装盗金的意思解释、束装盗金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挑三拣四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风流人物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讴功颂德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鬼烂神焦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流离转徙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沤沫槿艳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聊以自慰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以毒攻毒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结缨伏剑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首尾两端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