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shǒutīngmìng

束手听命



束手听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拱手听从命令。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shǒu tīng mìng

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ㄊ一ㄥ ㄇ一ㄥˋ

繁体束手聽命

感情束手听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俯首听命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束手听命:在汉语中,“束手听命”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为“双手被绑,听从命令”。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战争或冲突中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完全丧失抵抗能力,被迫接受他人决定的状态。成语中的“束手”意味着无能为力、无法反抗;而“听命”则表明完全服从、听从安排。 在现代汉语中,“束手听命”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遵从他人的意愿或决定。这种情境可能涉及个人面对权威人物、制度、规则或命运时的无奈和顺从。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暗示一种无可奈何的局面。 例如,在描述一个企业员工面对上级领导做出不合理决策时,可以这样表达:“面对公司高层的错误决策,我们只能束手听命,尽管心中有许多不满。”这句话反映了员工在这种情形下的无力感和被迫接受的态度。 另外,在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束手听命”也经常被用来描写英雄人物在特定时刻的困境,或是弱小民族在强权面前的无奈处境。通过这种方式,成语不仅传达了具体的情景,还能够激发读者对于权力、自由以及人性的思考。 总之,“束手听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通过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用法,并在恰当的语境下灵活运用。

束手听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束手听命的意思解释、束手听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落落寡合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