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例子凡是重要的会议内容,他一向守口如瓶,从不乱说。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kǒu rú píng
注音ㄕㄡˇ ㄎㄡˇ ㄖㄨˊ ㄆ一ㄥˊ
繁体守口如缾
感情守口如瓶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说话谨慎。
辨形“瓶”,不能写作“屏”。
辨析守口如瓶和“讳莫如深”区别在于:守口如瓶指嘴巴很紧;不泄露秘密;含有比喻色彩;多是客观上的原因;而“讳莫如深”指隐讳某事不说;隐讳得极深;并不一定是秘密的事情;多是主观上的原因。
谜语嘴严
近义词讳莫如深、秘而不宣
反义词信口开河、口若悬河
英语keep one's mouth tightly shut
俄语строго хранить тайну
日语口が極(きわ)めて固(かた)い
德语wie ein Grab schweigen
法语garder une discrétion absolue(garder le silence sǔ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守口如瓶:缄默是金》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智慧的结晶被浓缩成一句句精炼的成语。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语言瑰宝。“守口如瓶”便是这样一条蕴含深刻哲理的成语。
“守口如瓶”,顾名思义,就是把嘴巴看作一个密封的瓶子,严守秘密,不轻易透露。这四个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慎言的态度,强调了在面对重要信息时应当保持的谨慎与自制。
“守”字在这里有着“守护”、“保护”的含义,它让我们联想到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坚守城池、抵御外敌的形象。同样,在这里,“守”指的是守护内心的秘密,不让其轻易泄露出去。而“口”则代表了我们的言语,是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将“口”比作“瓶”,意味着我们要像对待珍贵物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话语,只有在必要时才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释放出其中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守口如瓶”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深知语言的力量,明白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在涉及他人隐私或敏感话题时,他们会格外小心,不会轻易将听到的信息传播出去。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保护。
然而,“守口如瓶”并非意味着一言不发,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智者懂得如何把握分寸,在维护隐私与分享知识之间找到平衡点。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又该开口,从而既能够保守秘密,又能有效地沟通交流。
总之,“守口如瓶”这一成语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做到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尊重他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守口如瓶的意思解释、守口如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歌莺舞燕 |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