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言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出处《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例子唐·王勃《游山庙序》:“诗以言志, 不以韵数裁焉。”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yǐ yán zhì
注音ㄕ 一ˇ 一ㄢˊ ㄓˋ
繁体詩以言志
感情诗以言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诗以道志
英语rhyme one's thought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诗以言志”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成语,它源自《尚书·尧典》。这句成语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却十分丰富。简单来说,“诗以言志”意味着通过诗歌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追求。下面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内涵。
### 一、诗歌与情感表达
在中国古代,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载体。诗人往往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对国家大事的感慨,都可以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仅描绘了战乱后荒凉的景象,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 二、诗歌与道德教化
古人认为,诗歌不仅可以用来表达个人情感,还可以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诗可以观”,就是指诗歌能够反映出社会现实和个人品格。因此,诗歌在古代不仅是个人抒情的工具,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传播媒介。
### 三、诗歌与人生哲学
中国的诗歌往往富含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往往能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宇宙乃至人生的思考。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让人联想到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人生哲理。
### 四、诗歌与文化传承
“诗以言志”这一理念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从古至今,诗歌一直是中国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的新诗,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这一传统。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趣味。
总之,“诗以言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诗歌艺术的重视,以及诗歌在情感表达、道德教化、人生哲学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诗以言志”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通过诗歌,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草木知威(意思解释)
- 闻声相思(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老气横秋(意思解释)
※ 诗以言志的意思解释、诗以言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读书三到 |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