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zhǐ

三征七辟



三征七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出处《晋书·王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zhǐ qī pì

注音ㄙㄢ ㄓˇ ㄑ一 ㄆ一ˋ

繁体三徵七辟

感情三征七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issue repeated invitations to the virtuous and capable for public servic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三征七辟”成语讲解》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成语宝库中,“三征七辟”是一个比较冷僻却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独特的成语,深入解读它的内涵。 一、字面释义 从字面来看,“三征”的“三”并非确指三次,而是泛指多次;“征”,在古代有征召的意思,多是指君主征召贤才或能人志士为官。“七辟”的“七”同样不是确切的数字,也是表示多次;“辟”本意是君主对臣子的一种任命方式,这里可以理解为征召、任用等含义。所以,“三征七辟”大体上是说多次征召和任用。 二、成语来源与历史背景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选官用人制度的一些特点。在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君王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找能够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的人才。那些德高望重、才华出众或者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往往成为被征召的对象。例如,在汉代察举制下,地方官员会向朝廷推荐孝廉、茂才等人才,而皇帝也可能会直接征召一些有名望的学者或者隐居的贤人。如果一个人被多次征召,说明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很高的声望或者具备非凡的能力。然而,也有一些人虽然屡次被征召,但可能由于自身不愿意入仕(或许是追求自由的生活,或许是不满当时的政局等原因),或者是其他复杂的社会因素,最终没有出仕。 三、成语寓意及现代启示 从寓意上讲,“三征七辟”一方面体现了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古代君王不断征召贤才,是为了让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就像现代社会中的企业,总是想尽办法吸引高端人才,因为人才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它也暗示着被征召者所具有的价值。那些被多次征召的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可能是卓越的政治见解、非凡的军事谋略、精湛的艺术造诣或者其他方面的独特能力。对于个人而言,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像古代那些备受青睐的贤才一样。同时,它还提醒我们在对待人才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或者人才暂时没有回应就放弃,要像古代君王那样,一次又一次地去寻求真正适合的人选。 “三征七辟”这一成语虽源于古代,但它蕴含的道理跨越了时空,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征七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征七辟的意思解释、三征七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扫地出门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紫陌红尘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逸游自恣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心里有鬼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天之骄子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无时无刻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一刹那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