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òutǎnxíng

肉袒膝行



肉袒膝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肉袒:光着身子;膝行:双腿跪着向前挪动。脱衣裸体,双腿跪着向前挪动,以示顺从降服或认罪。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宁王大喜,依了他计,相约次日早朝,肉袒膝行,请罪道:‘蒙皇上赐宴,力不胜酒,失错触了妃履,臣出无心,罪该万死。’”


基础信息

拼音ròu tǎn xī xíng

注音ㄖㄡˋ ㄊㄢˇ ㄒ一 ㄒ一ㄥˊ

感情肉袒膝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

近义词负荆请罪、肉袒负荆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海洋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以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寓意,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历史。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成语——“肉袒膝行”。 “肉袒膝行”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为:“梁孝王恐,张甲盾伏卒,为供帐,具酒,欲以飨军士。窦婴乃肉袒膝行进前,曰:‘汉将兵虽多,然常有二心。’”这段文字讲述了西汉时期,魏其侯窦婴为了劝说梁孝王不要谋反,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担保,向梁孝王展示了自己的诚意。他光着上身,跪着前行,这是一种古代表示投降或请罪的方式,象征着无条件地放弃抵抗和武装。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肉袒”指的是脱去上衣,露出身体;“膝行”则是指用膝盖行走,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极度谦卑的姿态。在古代社会,这种行为通常用于表达对权威的敬畏,或是请求宽恕时所采取的一种极端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肉袒膝行”多用来形容人非常谦卑地请求他人原谅或帮助,或者比喻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一切代价。它强调的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真的做出这样的举动,但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有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决心。 此外,“肉袒膝行”还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礼”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中,“礼”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通过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以及通过自我牺牲来表达敬意的文化传统。 总之,“肉袒膝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通过学习这一成语,我们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等宝贵的人生智慧。

肉袒膝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肉袒膝行的意思解释、肉袒膝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犬马恋主 喻臣下眷怀君上。
不辱使命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戒骄戒躁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
反面无情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有权有势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性急口快 性子急,有话就说。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青云直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共商国是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运筹帷幄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