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ènzuò

认敌作父



认敌作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认贼作父”。

出处蒲韧《二千年间》八:“同时也不能不想那些认敌作父、卖国求荣的大汉奸。”


基础信息

拼音rèn dí zuò fù

注音ㄖㄣˋ ㄉ一ˊ ㄗㄨㄛˋ ㄈㄨˋ

繁体認敵作父

感情认敌作父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

近义词认贼作父、认仇作父

英语regard enemies as fath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认敌作父: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成语》 在汉语成语中,“认敌作父”是一个颇为特殊且具有深意的词汇。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描述一种荒谬的行为,即把敌人当作父亲来对待。然而,实际上它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成语“认敌作父”最早出自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晋亦去之。” 这段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的大臣烛之武通过游说秦穆公,成功地让秦国撤军,并且和郑国结盟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使得秦穆公意识到如果继续攻打郑国,不仅会消耗自身实力,还会增加晋国的力量,从而导致秦国自身的削弱。因此,秦穆公最终决定放弃进攻,转而与郑国结盟。而这里的“晋君赐矣”,可以理解为晋国曾给予秦国一些好处或恩惠,但后来晋国却背信弃义,这种行为类似于“认敌作父”。 在现代社会,“认敌作父”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忘恩负义、背叛盟友的人或行为。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当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忽视长远利益,更不能因为短期的得失而损害长期的信任关系。同时,这个成语也强调了忠诚和诚信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背叛曾经帮助和支持自己的人,否则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总之,“认敌作父”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道德警示。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智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

认敌作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认敌作父的意思解释、认敌作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素昧平生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定时炸弹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同病相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长夜之饮 指通宵宴饮。
主忧臣劳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性急口快 性子急,有话就说。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弟子孩儿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举直错枉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避俗趋新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