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ànshànjièè

劝善戒恶



劝善戒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劝善惩恶”。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


基础信息

拼音quàn shàn jiè è

注音ㄑㄨㄢˋ ㄕㄢˋ ㄐ一ㄝˋ ㄜˋ

繁体勸善戒惡

感情劝善戒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惩罚坏人,勉励好人。

近义词劝善惩恶

英语exhort somebody to be good and guard him against evi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劝善戒恶”是一个蕴含深刻道德观念的成语,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格言,而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性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高度关注。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传下》,原文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以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了善行与恶行所带来的后果,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行事。 “劝善戒恶”的字面意思是劝导人们行善事、避免做坏事。这里的“劝”是鼓励、倡导的意思,“善”指的是好的行为或品德,“戒”则是指戒除、防止,“恶”则指坏的行为或品德。整个成语可以理解为鼓励人们多做好事,避免做坏事,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在实际应用中,“劝善戒恶”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它鼓励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可以看到“劝善戒恶”的影子。比如家长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老师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这些都是“劝善”的具体表现;而制止欺凌弱小、反对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则是“戒恶”的实际行动。 现代社会虽然发展迅速,但“劝善戒恶”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这要求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用善意和正能量去感染他人,同时也要勇于指出并纠正他人的不当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总之,“劝善戒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遵循这一原则,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劝善戒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劝善戒恶的意思解释、劝善戒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晕头转向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靡所底止 谓没有止境。
有约在先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进道若退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反面无情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妻儿老少 见“妻儿老小”。
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主人翁 当家作主的人。
忠果正直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无恶不作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