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刘梁》:“故解狐蒙祁奚之荐,二叔被周公之害。”
基础信息
拼音qí xī zhī jiàn
注音ㄑ一ˊ ㄒ一 ㄓ ㄐ一ㄢˋ
繁体祁奚之薦
感情祁奚之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近义词祁奚举午、祁奚之举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祁奚之荐:古人的推荐之道》
在古代中国的文化长河中,不乏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和典故。其中,“祁奚之荐”就是一例,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人才选拔和推荐的智慧,更蕴含了深刻的人际交往与道德准则。
“祁奚之荐”的故事源自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段佳话。当时,晋国有一位名叫祁奚的大臣,他以正直、贤明著称。有一次,晋悼公询问祁奚,问他是否知道谁可以接替自己的职位。出人意料的是,祁奚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有人对此感到不解,问祁奚为何会推荐自己的仇人。祁奚回答说:“君主问我谁可以担任此职,我并未考虑他是我的仇人,只想着他是否有才能胜任。”这一举动体现了祁奚无私公正的精神,他不因个人恩怨影响判断,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后来,晋悼公又问祁奚,他的儿子祁午是否可以担任新职。祁奚再次作出了令人惊讶的回答,他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有人质疑祁奚是否过于偏私。祁奚解释道:“君主问的是谁适合担任这个职务,而我认为我的儿子最适合。”这表明祁奚认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他愿意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祁奚之荐”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推荐的故事,更是对公平公正、无私无畏的品德的颂扬。祁奚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流芳的人物,正是因为他能够超越个人情感,坚持原则,以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重。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仍然可以从“祁奚之荐”中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处理人际关系,我们都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被私人感情所左右,以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
总之,“祁奚之荐”教导我们在面对选择时,应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摒弃个人偏见,用开放的心态去发现和认可他人的优点。这样的态度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度外之人(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祁奚之荐的意思解释、祁奚之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