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suǒ

披麻带索



披麻带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披麻带孝。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老贼!你年七八十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是孝。”


基础信息

拼音pī má dài suǒ

注音ㄆ一 ㄇㄚˊ ㄉㄞˋ ㄙㄨㄛˇ

繁体披麻帶索

感情披麻带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

近义词披麻带孝

英语put on mourning appare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披麻带索”是一个相对冷僻的成语,它在古代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并不像其他成语那样广为人知。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披着麻布、系着绳索,实际上描述的是古代一种特殊的装束或状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披麻带索”的“披”意为披挂、穿着,“麻”指的是一种粗糙的植物纤维,通常用来制作粗布或绳索。“带”在这里是携带、佩带的意思,“索”则是绳子。因此,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穿着用麻制成的衣服,腰间系着绳子。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披麻带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词语,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在古代,人们认为这种装束代表着一种特定的身份或者生活状态。比如,在一些宗教仪式或丧葬场合中,人们可能会选择这种装束来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麻布象征着朴素和谦逊,而绳索则可能代表着束缚或限制。因此,披麻带索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或是对某种约束的接受。 此外,“披麻带索”有时也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暗示着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对物质欲望的一种超脱。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总之,“披麻带索”虽然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但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对生活态度的不同表达方式。

披麻带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披麻带索的意思解释、披麻带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死脑瓜骨 不开通。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纵横开合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想望丰采 见“想望风采”。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安步当车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薪尽火灭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困兽犹斗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