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藏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例子我不想去那纳污藏垢的地方
基础信息
拼音nà wū cáng gòu
注音ㄋㄚˋ ㄨ ㄘㄤˊ ㄍㄡˋ
繁体納汙藏垢
感情纳污藏垢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聚积的场所。
近义词纳垢藏污、纳污藏秽
英语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c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纳污藏垢”的语文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成语是“纳污藏垢”。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它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会从字面意思、引申意义以及实际运用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 一、字面解析:四个字背后的直观含义
首先,“纳污藏垢”这四个字拆开来看,其实并不难理解。“纳”指的是容纳、接受;“污”是指脏东西或不干净的事物;“藏”则是隐藏的意思;而“垢”指的也是污秽、尘垢。综合起来,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是“容纳并隐藏污秽的东西”。
这样的描述听起来有点让人不舒服,因为它直接与“脏乱差”相关联。但正因如此,它才更能引发我们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思。
### 二、引申意义: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成语不仅仅是描述表面的现象,还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纳污藏垢”也不例外。它的引申义通常用来形容某种环境、场所或者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的问题、弊端甚至罪恶,但这些问题却被掩盖起来,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和解决。
比如,在社会层面,如果一个地方长期纵容腐败行为而不加以整治,那么这个地方就可以被形容为“纳污藏垢”。同样地,在个人修养方面,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阴暗面,却不愿意自我反省和改正,也可以用这个词来批评他。
因此,“纳污藏垢”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达,更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让不良风气或错误思想侵蚀我们的生活。
### 三、历史渊源与使用场景
据考证,“纳污藏垢”最早见于《庄子·知北游》:“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是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提到“纳污受垢”,后来逐渐演变为“纳污藏垢”。可见,这一成语自古以来就带有哲学意味,反映了古人对于世界复杂性的认知。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刻画某个黑暗势力盘踞的地方;也可以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揭露一些机构或团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
- “这家公司长期以来管理混乱,简直成了‘纳污藏垢’之地。”
- “这片区域曾经是犯罪分子的聚集地,真是令人痛心的‘纳污藏垢’之所。”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纳污藏垢”既可以作为贬义词使用,也能起到警醒作用,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需要改变的现状。
### 四、成语背后的人生启示
最后,我想谈谈“纳污藏垢”带给我们的思考。人生如同一间屋子,如果我们总是把垃圾堆积在里面而不去打扫,最终只会让整个空间变得臭气熏天、无法居住。同理,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定期进行“清扫”,剔除那些影响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
同时,这个成语还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对,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纳污藏垢”的恶性循环。
### 五、总结
总的来说,“纳污藏垢”这个成语以其生动的比喻,揭示了隐藏问题的危害性,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追求纯净与光明,远离污浊与堕落。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做到“清者自清”,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的聆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纳污藏垢的意思解释、纳污藏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