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惟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例子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dé wéi xīn
注音ㄇ一ㄥˊ ㄉㄜˊ ㄨㄟˊ ㄒ一ㄣ
繁体明惪惟馨
感情明德惟馨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明德惟馨:德行之美在于其内在的芬芳》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无数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们或深藏于古籍之中,或流传于民间传说之间。其中,“明德惟馨”这一成语便是这样一颗闪耀的珍珠,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更传递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首先,“明德惟馨”的字面意思是“美好的德行就像芳香一样持久”。这里的“明德”,指的是光明正大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而“惟馨”,则借用了花香四溢的形象来比喻这种美好品德能够像香气一般感染周围的人,给人带来愉悦和温暖。这句成语强调的是,真正的美德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展示或炫耀,而是像花朵散发出的芬芳一样,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人。
那么,为何说“明德惟馨”能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呢?这就要从人的内心世界说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构成了个人独特的道德体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过于关注外在的表现形式,比如穿着打扮、社会地位等,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品德,并不取决于他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而是要看他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以及如何对待他人。正如古人所言:“君子谋道以修身,修身以齐家,齐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只有先做到自我修养,才能进一步影响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明德惟馨”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让自己的品德如同芬芳的花朵一般,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此外,“明德惟馨”还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孩子们看到父母在生活中展现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时,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正直与善良,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总之,“明德惟馨”这句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更是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重要准则。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让我们不忘回归本心,努力提升自我修养,让自己的生命之树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明德惟馨的意思解释、明德惟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