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bāo

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例子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mín bāo wù yǔ

注音ㄇ一ㄣˊ ㄅㄠ ㄨˋ ㄩˇ

繁体民胞物與

感情民胞物与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谜语博爱

英语The people are my brothers and I share the life of all creatur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民胞物与:一种超越自我,关爱万物的情怀》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着众多寓意深刻的成语。其中,“民胞物与”就是其中一个蕴含丰富哲理的词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民胞物与”的字面意思是将人民看作兄弟,将万物视为朋友。这个成语出自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西铭》一文:“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这段话中,张载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天地是父母,万物是子女。他主张人们应当把所有的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所有的物看作自己的朋友。这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的温情关怀,更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种尊重和爱护。 从深层次来看,“民胞物与”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这种精神强调的是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的关爱之情。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们更加需要树立起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民胞物与”的理念提醒我们要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福祉,同时也警示我们要珍视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民胞物与”这一成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倡导的是一种超越自我、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们一起践行“民胞物与”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怀,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民胞物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民胞物与的意思解释、民胞物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不折不扣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背腹受敌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一塌糊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举重若轻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绳锯木断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行不顾言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飞蛾扑火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