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jiē

茅茨土阶



茅茨土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例子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陃。(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máo cí tǔ jiē

注音ㄇㄠˊ ㄘˊ ㄊㄨˇ ㄐ一ㄝ

繁体茅茨土階

感情茅茨土阶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近义词土阶茅屋、土阶茅茨、茅室土阶

英语grass roof and earthen step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茅茨土阶: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礼记·礼运》中有言:“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在宴席结束后,登上了观台,感慨万千。他所感叹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一种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推崇。这便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成语——“茅茨土阶”。 “茅茨土阶”中的“茅茨”指的是用茅草覆盖的屋顶,“土阶”则是指用泥土筑成的台阶。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古时普通百姓的住宅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价值观。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普通百姓无法像贵族或皇室那样建造豪华的宫殿和府邸。因此,他们大多居住在由茅草搭建的屋顶和泥土砌成的台阶组成的简单房屋中。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仅造价低廉,易于建造,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潮性能,非常适合当时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人崇尚节俭、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茅茨土阶”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精神特质。直至今日,当我们再次提及“茅茨土阶”,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物质形态,更是在缅怀那份对自然和谐共生、对生活质朴真实的追求与尊重。 总之,“茅茨土阶”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形象概括,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归自然、保持本真,追求一种更为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茅茨土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茅茨土阶的意思解释、茅茨土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孤身只影 形容孤单一人。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穷途潦倒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算尽锱铢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高步通衢 见“高步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