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dǎo

履仁蹈义



履仁蹈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出处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基础信息

拼音lǚ rén dǎo yì

注音ㄌㄩˇ ㄖㄣˊ ㄉㄠˇ 一ˋ

繁体履仁蹈義

感情履仁蹈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履仁蹈义:行走在仁义之路上》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成语像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力量的成语——“履仁蹈义”。 “履仁蹈义”出自《后汉书·袁绍传》,原文为:“绍兄弟性好施惠,士无贤愚,至皆履仁蹈义。”这句话描绘了袁绍兄弟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他们对待每一个人,无论贤能与否,都能做到仁爱与正义。 “履”和“蹈”,在古代汉语中都有行走的意思。因此,“履仁蹈义”的字面意思就是行走在仁义之道上。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指的是爱人,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义则指的是公正合理的行为准则,强调个体行为应当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当我们说一个人“履仁蹈义”,实际上是在赞美他不仅有着深厚的仁爱之心,还能够将这种爱心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正义。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誉或满足个人欲望,而是出于内心深处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面对亲友还是陌生人,都能够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做正确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虽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履仁蹈义”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善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行动传递正能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履仁蹈义”的价值观念永远不会过时,它们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指引着人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总之,“履仁蹈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人格的追求。让我们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践行这一崇高理念,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履仁蹈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履仁蹈义的意思解释、履仁蹈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杀手锏 喻指取胜的绝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惜指失掌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酒后茶余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无稽之谈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坑坑洼洼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力屈道穷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绝路逢生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