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fēnmáo

裂地分茅



裂地分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出处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例子裂地分茅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谈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dì fēn máo

注音ㄌ一ㄝˋ ㄉ一ˋ ㄈㄣ ㄇㄠˊ

感情裂地分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近义词列土分茅、裂土分茅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故事:“裂地分茅”的语文解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裂地分茅”便是这样一则充满智慧与启示的成语。 ### 成语来源 “裂地分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记载:“晋侯使赵衰为卿,赐之以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乃命士会将中军,且以为政;狐偃佐之。又命先轸将上军,郤縠副焉。使栾枝将下军,胥臣佐之。遂盟于践土。既归,献俘授馘,饮至大赏,于是乎有‘裂地而封’之制。”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奖励功臣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即通过划分土地给予贵族作为封地,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其中,“裂地分茅”就是指这种分封行为。 ### 词语解析 - **裂**:在这里是指分割、划分的意思。 - **地**:指的是领土或领地。 - **分**:分配、授予之意。 - **茅**:古代用作祭祀时象征权力的草。 结合起来看,“裂地分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君主将自己所拥有的部分领土以及相应的政治权利一并授予给有功之臣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奖赏,更代表着一种地位的认可和社会责任的赋予。 ### 文化意义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裂地分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重视忠诚与贡献,并愿意为此给予丰厚回报。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国家内部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对于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 结语 总之,“裂地分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通过学习这样的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让这份古老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裂地分茅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裂地分茅的意思解释、裂地分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天经地义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富贵骄人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举目无亲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甘拜下风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小巫见大巫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