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例子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基础信息
拼音kè jǐ fèng gōng
注音ㄎㄜˋ ㄐ一ˇ ㄈㄥˋ ㄍㄨㄥ
繁体剋己奉公
正音“克”,不能读作“kē”。
感情克己奉公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己”,不能写作“已”、“巳”;“公”,不能写作“工”。
辨析克己奉公和“奉公守法”、“大公无私”;都含有“以公事为重”的意思。但克己奉公偏重在“克己”;“奉公守法”偏重在“守法”;“大公无私”偏重在“无私”。
谜语最大公无私的人
近义词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廉政无私
反义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英语work selflessly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俄语жéртвовать собóй рáди óбщего дéла
德语hingebungsvoll seine Pflicht tu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克己奉公: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长河中,有许多成语犹如一颗颗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德的光芒。其中,“克己奉公”便是这样一句富含深刻内涵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克己奉公”的字面含义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要求。其中,“克己”强调的是个人修养,意味着要克服自身的私欲和弱点,保持良好的品德;而“奉公”则指向公共事务,强调的是无私奉献,为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着想。整个成语的核心,就是一种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下的精神境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克己奉公”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杜钦传》,原文是“臣闻之,士有为人妻者,而不能免于妒忌,此其所以克己奉公也。”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官员们在面对个人情感与公务责任时的选择,即在面对私人情感的诱惑时,能够坚守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公正无私地处理公务。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推崇,并成为评价官员品行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现代社会,“克己奉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是在政府部门工作,抑或是作为普通公民参与社会活动,这种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不应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应当时刻以大局为重,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总之,“克己奉公”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践行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为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克己奉公”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道骨仙风(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奸夫淫妇(意思解释)
- 枭首示众(意思解释)
※ 克己奉公的意思解释、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