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首戴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出处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基础信息
拼音jǔ shǒu dài mù
注音ㄐㄨˇ ㄕㄡˇ ㄉㄞˋ ㄇㄨˋ
繁体舉首戴目
感情举首戴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一个不太常见但同样富有深意的成语——“举首戴目”。
“举首戴目”出自《庄子·外物》篇:“举首戴目者,人也。”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抬头仰望的人,是人。这里的“举首”指的是抬起头,“戴目”则是形容目光向上看的状态。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高处事物或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在实际运用中,“举首戴目”多用来比喻人们对某种崇高目标、美好理想或是卓越人物的尊敬和仰慕之情。它不仅仅表达了物理上的抬头动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渴望。这种追求可以是对知识的渴求、对艺术的热爱、对道德的崇尚,亦或是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例如,在描述一位学者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时,我们可以说:“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始终‘举首戴目’,向着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这里,“举首戴目”就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位学者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此外,“举首戴目”还常用于表达对某位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比如,当我们提到对历史上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尊崇时,可以说:“千百年来,无数学子‘举首戴目’,仰望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从他的教诲中汲取智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举首戴目”这一成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物质世界的追求,更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不断地向上、向善,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惩恶劝善(意思解释)
- 亡羊补牢(意思解释)
- 绝裾而去(意思解释)
- 炎黄子孙(意思解释)
- 车水马龙(意思解释)
※ 举首戴目的意思解释、举首戴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为所欲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
颜骨柳筋 | 见“颜筋柳骨”。 |
参差不齐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